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

ID:31576401

大小:427.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1-13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_第1页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_第2页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_第3页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_第4页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3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作者:未知    法规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920    更新时间:2006-6-152.0.4 假缝supposititiousseam为掩盖砌体竖向灰缝内在质量缺陷,砌筑砌体时仅在表面作灰缝处理的灰缝。2.0.5 配筋砌体reinforcedmasonry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以及配筋块砌体剪力墙的统称。2.0.6 芯柱corecolumn在砌块内部空腔中插入竖向钢筋并浇灌混

2、凝土后形成的砌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小柱。2.0.7 原位检测inspectionatoriginalspace采用标准的检验方法,在现场砌体中选样进行非破损或微破损检测,以判定砌筑砂浆和砌体实体强度的检测。3基本规定3.0.1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尚应有材料的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3.0.2 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0.2的规定。表3.0.2 放线尺寸的允许偏差长度L、宽度B(m)允许偏差(mm)长度L、宽度B(m)允许偏

3、差(mm)L(或B)≤30±560<L(或B)≤90±530<L(或B)≤60±10L(或B)>90±20 说明:3.0.2基础砌筑放线是确定建筑平面的基础工作,砌筑基础前校核放线尺寸、控制放线精度,在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3.0.3 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36  1 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  2 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说明:3.0.3基础高低台的合理搭接,对保证基础砌体的整体性重要。从受力角度考虑,基

4、础扩大部分的高度与荷载、地耐力等有关。故本条规定,对有高低台的基础,应从低处砌起,在设计无要求时,也对高低台的搭接长度做了规定。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同时砌筑可以保证墙体的整体性,从而大大提高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从震害调查看到,不少多层砖混结构建筑,由于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接槎不良而导致外墙甩出和砌体倒塌。因此,必须重视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本规范规定留槎并做好接槎处理。3.0.4 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建筑物的临时

5、施工洞口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   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说明:3.0.4在墙上留置临时洞口,限于施工条件,有时确实难免,但洞口位置不当或洞口过大,虽经补砌,也必须削弱墙体的整体性。为此,本条对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作了具体的规定。3.0.5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 120mm厚墙、料石清水墙和独立柱;  2 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 砌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石砌体为300mm)和转角处450mm(石砌体为600mm)范围内;  5

6、 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 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说明:3.0.5经补砌的脚手眼,对砌体的整体性或多或少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一些受力不太有利的砌体部分留置脚手眼做了相应规定。3.0.6 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于砖填塞。说明:3.0.6脚手眼的补砌,不仅涉及到砌体结构的整体性,而且还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故施工时应予注意。3.0.7 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说明:3.0.

7、736建筑工程施工中,常存在各工种之间配合不好的问题。例如水电安装中应在砌体上开的洞口、埋设的管道等往往在砌好的砌体上打凿,对砌体的破坏较大。因此本条在洞口、管道、沟槽设置上做了相应的规定。3.0.8 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不得超过表3.0.8的规定。如超过表中限值时,必须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  表3.0.8 墙和柱的允许自由高度(m).墙(柱)厚(mm)砌体密度>1600(kg/m3)砌体密度1300~1600(kg/m3)风载(kN/m2)风载(kN/m2)0.3(约7级风)0.4(约8级

8、风)0.5(约9级风)0.3(约7级风)0.4(约8级风)0.5(约9级风)190———1.41.10.72402.82.11.42.21.71.13705.23.92.64.23.22.14908.66.54.3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