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李树煤矿运输上山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苦李树煤矿运输上山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ID:31576912

大小:6.88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1-13

苦李树煤矿运输上山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苦李树煤矿运输上山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苦李树煤矿运输上山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苦李树煤矿运输上山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苦李树煤矿运输上山揭煤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苦李树煤矿运输上山揭煤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苦李树煤矿运输上山揭煤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1、巷道布置我矿10703运输上山在副井变坡点标高+2007m处开口,以方位角α:250°、倾角β:+5°沿7号煤层底板施工。该巷道掘26米后(此时巷道顶板距总回风巷底板4米)再以方位角α:250°、倾角β:+16°沿7号煤层底板施工,前进14米后揭穿7号煤层,揭煤点标高为+2013m,以下4米为采空区。巷道总工程量38m,断面5m2,采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2、地质概况巷道在7号煤层底板开口,其岩性为砂岩、细砂岩及泥岩;巷道开口至16米段上部为7号煤层采空区,16米至26米段为总回风巷保安煤柱(原总回风巷沿7号煤

2、层掘进)。3、煤层情况7号煤层位于上煤组的下标三石灰岩与标四石灰岩之间,上距下标三9.00m,下距标四13.00m,为区内最上一层主要可采煤层。该巷道采用厚度1.0~1.80m,平均1.4m,含夹矸0~1层,结构较简单,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直接顶板一般为泥质砂岩。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三类,煤尘无爆炸性。4、地质构造该区段地质构造简单,岩层呈单斜形态,无断层。矿区内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三叠系下统(T1),最新地层为第四系(Q)。含煤地层为龙潭组下部,主要由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

3、煤层组成。5、瓦斯情况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对毕节地区煤矿2014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苦李树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4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5.82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49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76m3/t。该矿鉴定为高瓦斯矿井。6、煤与瓦斯突出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08】712号,《关于毕节地区煤炭局<关于请求审批**县三塘镇苦李树煤矿6号、7号、16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的报告>的批复》,苦李树煤矿6号煤层+1970以浅无突出危险性,7号煤层+1990以浅无突出危险性

4、,16号煤层+1843以浅无突出危险性。10703运输上山揭煤点标高为+2013m,高于鉴定标高23米。7、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分列式,由主、副井进风,专用回风斜井回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10703运输上山局扇型号为FBD-2-№2×15,功率2×15kw,额定风量250-350m3/min。局扇安装于副平硐中。通风线路:新鲜风流:由副井(经局扇风机)→导风筒→掘进工作面乏风:由掘进工作面→10703运输上山→进风下山→采煤工作面及水泵房→风井→地面(附:通风系统示意图)。通风系统示意图二、揭煤前状况1、巷道位置揭煤时工作面巷道位于总回风巷下部,工作面

5、顶板距总回风巷底板法向距离为4米,巷道将以方位角α:250°、倾角β:+16°沿7号煤层底板施工,前进14米后揭穿煤层。揭煤点距下部采空区3米,距总回风巷13米。1、钻孔布置情况在总回风巷指定位置施工9个预抽钻孔,其控制范围为揭煤点以东13米、以西40米;上部(沿煤层倾向方向)25米。图一钻孔布置平面图(比例1:500)钻孔设计参数表序号开孔位置方位角(°)倾角(°)孔深(m)备注1距底板0.7米236080钻机型号为TXU—150型,钻孔直径75mm。2距底板0.7米261+8853距底板0.7米215-6294距底板0.7米221-4485距底板0.7米

6、248+2496距底板0.7米271+10497距底板0.7米286+12548距底板0.7米296+16499距底板0.7米307+1737序号开孔位置方位角(°)倾角(°)孔深(m)备注1距底板0.7米170080钻机型号为TXU—150型,钻孔直径75mm。2距底板0.7米131+8853距底板0.7米117-6294距底板0.7米113-4485距底板0.7米140+2496距底板0.7米141+10497距底板0.7米138+12548距底板0.7米163+16499距底板0.7米165+1737图二沿A-A剖面图(比例1:500)图三沿B-B剖面

7、图(比例1:500)三、工作面揭煤设计(一)当工作面距煤层法向距离5米时,对揭煤区域煤层进行区域验证,具体措施为:在总回风巷施工3个预测预报钻孔,钻孔位于揭煤区域上、中、右位置。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测定煤层K值及钻屑量,如煤层最大K1值及钻屑量小于临界值(干煤样K1指标临界值0.5,湿煤样为0.4,S=6),则允许工作面继续前进,否则必须停止施工,增加抽放钻孔或延长抽放时间。图四预测预报钻孔布置图预测预报钻孔设计参数表序号开孔位置方位角(°)倾角(°)孔深(m)备注1距底板0.5米236013采用煤电钻打眼,钻孔直径42mm。2距底板0.5米261018

8、3距底板0.5米215+618(二)当预测无突出危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