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闵行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ID:31577966

大小:52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3

闵行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_第1页
闵行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_第2页
闵行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_第3页
闵行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_第4页
闵行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闵行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密○………………………………………封○………………………………………○线…………………………闵行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为机器阅卷,答案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学校、姓名及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答题时客观题用2B铅笔按要求涂写,主观题用黑色水笔填写。2、本试卷共有40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3、考试后只

2、交答题纸,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汉穆拉比法典》规定:“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这反映了法典A.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性质B.保护社会成员私有财产的要求C.规范各阶层义务的意图D.集原有各国法律之大成的特点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

3、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3、某中学进行《公元前4世纪古罗马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正确的是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B.场景二:原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被告,罗马公民。案由:人身伤害C.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平民;被告,罗马贵族。案由:贵族不允许女儿嫁给平民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罗马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4、“1453年,征服者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一个新的纪元,帝国的纪元,正式开始了。这个新的巨人,跨博斯普鲁斯海峡而屹立,一只脚踏在亚洲,另一只脚踏在欧洲。”材料中的“这个新

4、的巨人”是指A.神圣罗马帝国     B.拜占廷帝国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5、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右侧表格①②处分别应填上的是A.城市的复兴;等级君主制B.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6、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7、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

5、国8、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9、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赤壁之战发生地位于下列哪一区域内A.①B.②C.③D.④10、王立群教授认为:“古来帝王……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A.王位继承制B.文官体制C.中央集权制D.监察体制11、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

6、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淡薄12、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13、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

7、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14、清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这可以说明清政府A.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B.高度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C.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D.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15、陈旭麓指出:“‘新’有两种含义,(一)是质变和飞跃的产物,这是性质之新;

8、(二)在性质不变的条件下,一物取代另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