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

ID:31578797

大小:20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4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_第1页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_第2页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_第3页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_第4页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云南省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承担单位:试验地点:试验点海拔及经纬度:试验负责人:试验执行人:联系电话:Email:填报日期:年月日10云南省茶树品种区域试验记录表及记载标准一.区试基本情况:包括区试点的气象、土坑壤、试验田布置、种植情况,及当地主产茶类和主栽品种。表1区试点基本情况气象年平均气温极端高温极端低温 年平均降水量土壤土壤类型PH值土壤肥力土壤深度试验茶园布置试验品种对照品种布置排列方式重复次数小区面积种植情况茶园开垦时间种植方式和时间施基肥情况种植密度二.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施肥、灌溉、修剪、采摘、防病

2、除虫等,将时间、数量、标准和天气情况等详细记载,建好田间管理档案。表2施肥记录施肥日期肥料类别肥料名称用量(kg/亩)施肥方式备注(天气)10表3病虫防治记录防治日期病虫种类施用农药剂量(g或ml/亩)备注(天气)三.茶苗成活率调查:茶苗定植后次年的5月中下旬调查成活率:成活率(%)=成活苗株数/定植苗株数×100表4苗木成活率调查表品种I区II区III区合计成活率%备注缺株数缺株数缺株数缺株数CK(每小区植茶株,三区合计株。)定植日期:年月日调查日期:年月日表5成活率调查汇总表(单位:%)品种定植半年定植第一年备注成活

3、率成活率CK四.高幅度测量:第2、第3、第4次定型修剪前测量茶树高度和幅度。每个重复定点取样5个(如茶行长9m,则分别定点在1、3、5、7、9m中心处)测量茶行高度和幅度。具体在1、3、5、7、9m的中心点测量最高枝梢的高度和与双行茶行的幅度,计算平均数。表6定型修剪前的茶树高度和幅度调查(单位:cm)品种定点Ⅰ区Ⅱ区Ⅲ区三区平均备注树高树幅树高树幅树高树幅树高树幅CK定点1定点2定点310定点4定点5表7定型修剪前的茶树高度和幅度汇总(单位:cm)品种调查时间树高树幅CK年月日(第二次定剪前)Ⅰ区Ⅱ区Ⅲ区平均Ⅰ区Ⅱ区Ⅲ

4、区平均年月日(第三次定剪前)五.新梢生育期观察:定植后第5年春季,观察茶树春梢萌发期、一叶开展期、二叶开展期和三叶开展期。每个小区观察5个点,每个点选择1个芽头固定观察,取最后一次修剪的剪口以下第一个带叶健壮芽作为观察芽,从越冬芽萌动开始,每隔1天观察1次,各个生育期以30%观察芽达到该物候为标准。观察期间,如发生损伤或误采立即调换相同生长状态的芽。表820_年茶树品种越冬芽萌发情况品种名称:单位:月/日芽梢编号鳞片展芽日期鱼叶展芽日期第一叶展芽梢日期第二叶展芽梢日期第三叶展芽梢日期观察记载人一区1234510二区678

5、910三区1112131415六.发芽密度调查:定植后第5年春季进行观测。在一芽二叶期时,每个品种每小区随机取3个点,调查每点(33.3×33.3cm)10cm叶层范围内萌动芽以上的芽梢数。表9发芽密度调查表(个/1109cm2)品种调查日期总芽叶一芽二叶单片叶和对荚叶个数重量个数重量个数重量CK调查人:审核人:七.鲜叶产量记录:定植后第5年采春、夏、秋茶。采摘标准:采一芽二叶和同等嫩度单片叶及对夹叶。要求春茶留鱼叶采,夏、秋茶留一叶采。各参试品种采净率均需达到90%以上。雨水叶要稍摊放去除雨水后再称重。产量记录到小数点

6、后2位。10表1020年品种鲜叶产量记载表时间(月/日)Ⅰ区(kg)Ⅱ区(kg)Ⅲ区(kg)备注┆┆┆┆┆合计三区平均记载人:审核人:表1120年参试品种鲜叶产量品种小区产量(kg/小区)三区合计三区平均亩产(kg/亩)与CK比(%)一区二区三区CK八.加工品质鉴定:定植后第5年,按参试品种的适制性或参试目的,制作蒸青样、烘青绿茶样或红碎茶样。蒸青样是春、夏茶季采摘的第一批一芽二叶新梢,经过蒸青固定、烘干后进行测定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烘青绿茶样或红碎茶样以春或夏季第一批采摘的鲜叶制作茶样。制样后每个品种每一批

7、样200克左右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统一交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或审评。九.抗性鉴定:定植后第5年,各区试点对茶树耐寒旱性、抗病性(茶云纹叶枯病、茶轮斑病、茶饼病及当地主要病害)、抗虫性进行田间调查鉴定。1.耐寒性和耐旱性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越冬后或旱期后,以株为单位,每小区调查10株茶树冻害或旱害程度,凡中上部叶片1/3以上赤枯或青枯即为受害叶,有1/3以上当年嫩叶有红变即为受旱害,根据受害情况进行分级:级别冻害或旱害情况0级受冻或旱害数叶片≤5%;101级5%<受冻或旱害叶片≤15%;2级15%<

8、受冻或旱害叶片≤25%;3级25%<受冻或旱害叶片≤50%;4级受冻或旱害叶片>50%。……………………⑴按公式(1)计算冻害或旱害指数(精确到整位数):式中:HI—冻害或旱害指数;n1—各级受冻或受旱丛(株)数;x1—各级冻害或旱害级数;N—调查总丛(株)数;4—最高受害级别。根据冻害或旱害指数,耐寒性或耐旱性分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