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考题

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考题

ID:31579672

大小:114.0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1-14

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考题_第1页
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考题_第2页
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考题_第3页
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考题_第4页
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考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文论历年考题1、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D)A、圣人  B、今人  C、读者     D、作者2、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A、“仁政”理论B、人性无善恶理论C、人性恶理论D、人性善理论3、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4、《庄子》文艺美学思想

2、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C )A、“仁政”和人性论  B、“虚静”和“物化” 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5、《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C )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6、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庄子》较深的影响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7、教材认为:司马迁通过分析屈原及其《离骚

3、》的特点,揭示了一个真理: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恶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了(B)A.“疾虚妄”说 B.“发愤著书”说C.“养气”说    D.“讽谏”说27、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C)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198、“《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据教材注释是出自(A)A.司马迁《

4、史记屈原列传》        B.《毛诗大序》C.刘安《离骚传》                D.司马迁《报任安书》9、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B)A.“怨而怒”B.“主文而谲谏”C.“劝百而讽一”  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26】、曹丕的“诗赋欲丽”作为文体论的观点与以前的文论有何区别?答:1、“诗赋欲丽”是指诗歌、赋体应该(文辞)华美。曹丕以前还没有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文论”,文学基本上还没有独立出来,如《诗经》是“经”,并被看作文学作品。与以前的文论相比,说明曹丕看到了文学作为艺术区别于其它体裁

5、文章的美学特征(即“丽”),认识到文学应该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这对于抒情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深远的影响。曹丕的《典论文》表明,魏晋时代文学已经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2、这与以前“诗言志”的文论观点是不一样的。“诗言志”中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所谓“赋诗言志”是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某种政教怀抱。《左传》里常出现的“志”多指政治态度、理想抱负。到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逐渐扩大,其作为人的思想、意愿、感情的一般意义开始受到了重视。譬如《离骚》“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弥节”中“志”的内容除了屈原的政治理想抱

6、负,还包括了这种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以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27】、《典论论文》批评了当时文坛上哪些不良现象?答:1、曹丕批评了"文人相轻"的风气,认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他在举例说明"文人相轻"的文坛事例后,分析这种风气的产生原因时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可以说,曹丕对"文人相轻"的风气的批评是相当深刻和实事求是的。2、曹丕反对好古贱今,批评当时"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不良倾向,这种风气产生的原因在于失之于考察和盲目的迷信。他通过批评,实际上肯定了今胜于古,肯定了文学的

7、进步和进化,是一种文学进化论的思想。肯定了今胜于古,这在当时也是一种难得的见解。28】、如何理解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这一论断对后世有什么影响?答:1、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诗缘情而绮靡”,明确地肯定了建安以来诗歌向抒情化发展的方向,比曹丕“诗赋欲丽”的提法更进了一步,更成为千古名言。陆机只讲抒情不讲言志,实际上是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到“止乎礼义”的束缚的巨大作用,它使得诗歌突破了经学的控制,使得诗歌真正回到了它本来的审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