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

ID:31585987

大小:12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4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校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计50分)1.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这一变化表明了(  )A.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B.伦理政治的勃兴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D.对“天命”的质疑2.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A.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思想B

2、.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C.西周的宗法制D.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3.春秋时期,诸侯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C.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D.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4.《说文解字》:“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也’”。据此推断(  )A.早期郡县为诸侯国君封地B.西周的分封制已萌发了郡县制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早期郡县与秦朝以来有本质不同5.春秋战国时期,“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在腹里繁华之地称为县,在边

3、鄙之地则称为郡。”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设置郡县是领土扩张的需要B.血缘关系是士大夫受郡受县的依据C.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D.县的地位高于郡,郡县两级制形成6.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B.“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C.“天人合一”“敬德保民”D.“天下一家”“家国一体”-9-7.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强调郡县

4、制存在有其必然性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8.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下诏分天下郡县为13州,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每年巡查其辖下郡县,奉“六条问事”。“六条问事”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郡守、国(地方王国)相。这说明刺史制度重在(  )A.完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B.解决诸侯王国问题C.消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察举选才之弊端D.加强对地方的治理9.东汉末年,外戚、宦官、权臣、武将相继把持朝政。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是A.地方势力群雄并起B.刘氏家族大权旁落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0.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

5、,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监督了皇权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1.历史学家钱穆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③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④北宋设立枢密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由世家大

6、族担任朝廷要职C.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D.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13.《宋史·职官志》载:“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迅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材料说明宋朝官制的特点是(  )A.重文轻武,官吏冗滥B.二府三司,分权制衡C.官与职殊,名与实分D.守内虚外,强干弱枝14.宋代谏官的职责是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称为“月课”-9-。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无需证据确凿,若奏弹不实,谏官不必受到惩罚。如果御史台的谏官上任后百日之内无所纠弹,则罢作外官或罚“辱台钱”。该规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致使皇权达到顶峰B.助推谏官分化相

7、权C.助长谏官滥用弹劾权D.导致地方权力过度削弱15.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D.文化下移趋势增强16.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