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春0452《学前教育史》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春0452《学前教育史》答案

ID:31590851

大小:58.12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1-14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春0452《学前教育史》答案_第1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春0452《学前教育史》答案_第2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春0452《学前教育史》答案_第3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春0452《学前教育史》答案_第4页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春0452《学前教育史》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18年春0452《学前教育史》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判断题1、西方古代幼教比中国古代幼教富有特色。.A.√.B.×  2、中国古代幼儿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A.√  .B.×3、提出对儿童实施“六大解放”的是陶行知。.A.√  .B.×4、西方幼儿教育比中国幼儿教育要具有特色。.A.√.B.×  5、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日本式的,一种是美国式的。.A.√.B.×  6、蒙养院是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它是同新的学校体系同时产生的。.A.√  .B.×7、在两个教育阶段中,朱熹特别重视大学阶段的教育。.A.√.B.×  8、贾谊对古代胎教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是我国古代胎教学说的奠基人之一。.A.√

2、  .B.×9、古代儿童教材的种类主要包括儿童诗歌、儿童歌舞和游戏等。.A.√  .B.×10、《三字经》 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古代童蒙读物。.A.√  .B.×11、儿童教材又可称为蒙养教材。.A.√  .B.×12、“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是宫廷儿童教育的主要制度。.A.√  .B.×13、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公育。.A.√  .B.×14、《学前教育史》是教育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中外学前教育发生、发展历史的学科。.A.√  .B.×15、皮亚杰认为,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 成熟、 物体经验、 社会经验和 平衡化。.A.√  .B.×16、“

3、教育的民族性原则”是克鲁普斯卡娅的重要教育思想。.A.√.B.×  17、蒙台梭是欧洲“新教育”运动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A.√  .B.×18、爱伦凯是瑞典著名教育家,她被称为“瑞典智慧女神”。.A.√  .B.×19、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是学前教育学的创始人。.A.√  .B.×20、福禄倍尔制定的儿童游戏体系将游戏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活动性游戏,第二类是是精神性游戏。.A.√  .B.×21、洛克认为儿童在出生之后思想一片空白,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A.√  .B.×22、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A.√  .B.×主观题23、简答康有为的婴

4、幼儿教育思想。参考答案:答:康有为的婴幼儿教育思想主要有: 1.环境的选择

 康有为很重视育婴院环境的选择,他很看重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婴幼儿的影响。

 2.教育宗旨

 康有为认为婴幼儿教育宗旨应该是“务令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为主”体现了德、智、体全面教育的要求。

 3.管理制度

康有为主张育婴院、慈幼院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如为了儿童健康,院中要有大小医生,育婴院中还要有看护(女保),女保代替母亲为众母,抚育非亲生之子,劳苦功高,无私奉献。育婴院可设“管院事”者,也由医生充任,负责管理院中事务和教养工作,似今天的幼儿园长。 

<

5、/p>24、试析古代宫廷儿童教育制度。参考答案:答:(1)宫廷儿童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按照封建宗法制度的规定,太子、王子就是帝王、诸侯王的法定继承人,历代帝王和诸侯王都非常重视对太子、王子的教育,他们未出生就施胎教,婴幼儿和青少年时期,便设专人,即三师、三保对他们予以专门的培养与教育,这些专设的教师对幼小的太子、王子进行教育,还往往延续到太子、王子成年甚至执政以后。  (2)宫廷中的儿童教育与一般家庭的儿童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有制度保证。这便是保傅制度和三母制度。  (3)宫廷儿童教育的核心就是对未来帝王的教育,所培 养的 君主合格与否,会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因为中国的封建君主专

6、制制度,决定了国君的权利至高无上。宫廷儿童教育使为了维护皇姓家族的通知地位和权利,但这个特殊的帝王家庭,对太子、王子教育的好坏,又往往要影响国家的安危,国民的生计,一个有良好道德和文化水准的帝王,总会于国于民多少有些利。所以宫廷儿童教育,尽管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它去具有国家的意义了。

25、简述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及特点。参考答案:答       1、感知觉运动阶段(0~2岁)。这时的孩子仅仅通过感觉来建立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他感知到的就认为存在,否则就认为不存在。皮亚杰对这一阶段不愿意多作关注,在他看来这一阶段的研究意义不大;  2、前运算阶段(2~

7、7岁)。这时孩子还没有建立真正的逻辑运算能力,只能学会初步的形而上学认知,所以往往显出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皮亚杰的“三山试验”就是验证这个阶段的自我认知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时孩子开始建立具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学会理性地分析事物。但是尚不能完全脱离实物凭空地进行逻辑思考,所以这时的思维表现为形象思维大过于抽象思维。这也是为什么小学教师上课往往都需要以实物来举例,其考题也多应用题的原因;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这时的孩子开始学会抽象的运算,不需要实物也能作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