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ID:31609065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5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变量与函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从具体的事例中寻找常量、变量、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满足函数关系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列举身边的事例,激发同学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教学重点】:常量、变量的意义,函数的概念以及自变量的意义。【教学难点】: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函数概念的理解。【教学方法

2、】:创设情境-主体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提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例1、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s(千米)和行驶的时间t(小时)有怎样的关系?例2、要画一个面积S为10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面积为呢?怎样用含圆面积S的式子表示圆半径?例3、用10cm长的绳子围成长方形,试改变长方形的长度,观察长方形的面积怎样变化。二、变量与常量的概念 1、在学生动手实验并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上面的问题和实验都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其中有些量(例如时间,里程的值)是按照某种规律变化的。在一个变化过程

3、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我们称之为变量。也有些量是始终不变的,如上面问题中的速度60(千米/时)等,我们称之为常量。2、请具体指出上面这些问题和实验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3、举出一些变化的实例,指出其中的变量和常量。分组活动,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并作记录,最后各组选派代表汇报三、函数的概念1、在前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是否各有两个变量?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师生分析得出:上面的每个问题和实验中的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唯一确定的值。 例如在问题1中,时间是自变量,里程是的函数。时,其

4、函数值为60,时,其函数值为120。对于其他问题,都有着这样一个规律:上述每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相互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就有一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教师活动设计:让学生体会上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函数的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例如,x、y,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如果当时,那么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时的函数值。例如,s=60t中(1)t是自变量,s是t的函数;(2)函数的定义域是t的取值范围,.四、巩固练习1、一辆汽车的油箱中现有汽油50L,如果不

5、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单位:L)随行驶里程(单位: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 问题1:写出表示与的函数关系的式子。 问题2: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问题3: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多少汽油?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说出各自得到的结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⑴与的函数关系式是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0≤≤500。 ⑶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还有30L汽油。教师提示: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不仅要考虑到函数关系式必须有意义,而且还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2.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在一个斜坡上向下滚动,其速度每秒增加2m。(

6、1)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可建立怎样的函数关系?(2)4.5秒时小球的速度为多少?教师活动设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结果.五、小结:1.变量与常量.2.函数定义.3.函数的初步应用.六: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2、3七:教学反思: 变量与函数这一节的教学把学生由常量数学引入变量数学,是学生数学认识上的一天飞跃。因此,设计本课时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创设在一定条件下的现实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到变量函数的存在和意义,体会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变化规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感

7、性到理性的渐进认识规律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后归纳,然后提出注意问题,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等的能力。同时在引导学生探索变量之间的规律,抽象出函数概念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过程经历和体验,让学生领悟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姿多彩的数学问题,并能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培养了学生一种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探索、研究和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