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喉结核的临床分析

10例喉结核的临床分析

ID:31614358

大小:54.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10例喉结核的临床分析_第1页
10例喉结核的临床分析_第2页
10例喉结核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10例喉结核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0例喉结核的临床分析王鑫张燕焦慧王彤(黑龙江省医院耳鼻喉科150030)【中图分类号】R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297-02【摘要】目的探讨近年喉结核临床特征以加强对此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一2010年5月诊治的10例喉结核病例。结论喉结核症状不明显,喉部损害表浅或局限,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对疑似喉结核者,需行X线胸片、喉部病理检查。【关键词】结核喉结核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我国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高达25万,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喉结核是肺外结核病好发部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

2、近年来,由于细菌耐药、工业污染等原因,喉结核的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局部病变与过去描述的典型喉结核有很大差异,木文通过2007年3月一2010年5月诊治的10例喉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诊断经验,避免误诊误治。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例喉结核病人中,男7例,女3例。年龄20-78岁,平均45岁。主要症状:言语困难、声音嘶哑、发声无力但无失音7例;咽喉疼痛3例(其中2例疼痛明显并伴吞咽困难);伴有咳嗽伴少量粘痰或血丝痰2例;伴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1例。喉部病变主要表现:粘膜充血或苍白水肿4例,喉部溃疡3例,喉部肉芽增牛3例。1.2辅

3、助检查:胸片提示皿期活动性肺结核4例,肺结核硬结、增殖、钙化5例,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1例。全部病例均经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喉结核。8例病人(包括胸片提示活动性肺结核的4例病人)经确诊后转往结核病院继续治疗,2例病人治疗如下:链霉素0.75每日两次,肌注;利福平150mg口服,每日3次;雷米封口服,每日3次。疗程半年。2结论耳鼻咽喉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凡遇喉部疾患经常'规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或反而加重者,除考虑恶性肿瘤外,还应考虑是否系结核等其他特异性感染,喉结核症状不明显,喉部损害表浅或局限,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应重视X线胸片检查,勿滥用激素,必要时行活组织病检。3讨论喉

4、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其感染途径多系下呼吸道带菌痰液经气道咳至咽喉停留造成继发感染。但喉结核患者在第一时间内获得确诊者不多,因此,必须对喉结核有足够的重视。过去认为喉结核是由肺结核播散引起厂-般和肺结核伴发。但1990年起,已有不伴肺部感染喉结核的报道。原先的感染模式是直接从呼吸道传播,主要累及喉后部。但目前喉结核可在喉的任何部位发生。随着艾滋病和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增多,免疫抑制性药物应用的普及结核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喉结核的临床特征也发生了某些变化,这需引起临床耳鼻喉科医生的重视。分析本组资料:裸视下喉部黏膜的结核病损与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的表现是有差异的,结核病损的

5、喉部表现为弥漫性充血、局部表面不规则增生或有肉芽肿样增生。从本组资料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病例的X线胸片检查均有典型的结核病表现,因此当临床上高度怀疑时'应详细询问有无结核病史,进行仔细的喉部检查,必要时行纤维喉镜检查及活检。喉结核早期症状与喉部慢性炎症、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及喉癌等有相似之处,若有肉芽组织增生,则肉眼难以与喉癌鉴别,且喉癌与喉结核可同时存在。因此对非特异性喉炎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时应想到本病,可行咽分泌物涂片,查血沉,摄X线胸片,同吋对可疑病例要尽早施行活检。二是症状体征不典型。喉结核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医生缺乏对喉结核全面的认识。过去的喉结核患者主要症状

6、为声嘶,吞咽疼痛剧烈,喉部受累广泛,有虫蚀样溃疡、黏膜重度苍白水肿及软骨膜炎,重要的是常伴空洞性肺结核,咳嗽、咳痰、咯血、消瘦等症状多见,诊断较易。现在可无全身症状。冋顾本组10例病例,临床上均无结核病的全身症状。因此医生对结核病的认知亦必须有所改变。活组织病检为喉结核确诊的主要手段,活检宜在纤维喉镜下从不同部位的深部取材,对不典型增生的病例可反复取材活检。对于病检不能证实而临床疑为喉结核者,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减少误诊。典型的咽喉结核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咽部疼痛,病灶呈鼠咬状溃疡,粘膜贫血呈苍白颜色,大部分患者由活动性肺结核播散结核杆菌所引起

7、。非典型咽喉结核以肉芽增殖为主,临床少见。结核可原发于咽喉,具有咽喉疼痛吞咽加重症状,病灶多见于扁桃体,表现为溃疡性病变,粘膜亦苍只要在病灶下取一小块组织病理检查就可确诊。会厌有溃疡坏死病灶者,应与发生喉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及会厌癌相鉴别,最终依靠病理诊断,必要时作免疫组化检查因此,切除病变应送病检,勿凭裸眼诊断,以免误诊耽误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