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八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ID:31623426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苏教版语文八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八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八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八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八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八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四单元:小说之林*内容简析及教学建议本单元的主题是"小说之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小说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小说的艺术形象的分析,达到使学生认识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

2、美情趣的目的。《孔乙已》中通过对孔乙己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生动形象描写,深刻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而在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小说巧妙地通过多重对比和以笑衬悲来达到揭示这一主题目的,充分反映了鲁迅作为文学大师对社会的洞察力和小说笔法高超的表现技巧。《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第三回中脍炙人口的精彩章节,能代表全书思想艺术的主要特色。这篇作品描写的是五十四岁的范进乡试中举,当他拿到喜报的时候,突然发了疯。小

3、说围绕着范进中举的前前后后,写了各类人物的表演。它不以情节的离奇、矛盾的激烈取胜,而以人物的活脱、讽刺的深刻见长。这篇作品在艺术描写上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色,就是作者绝不站出来说好说坏,而是让人物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各自显现其真伪、善恶、美丑的本来面目。作者不置一词表示褒贬爱憎,而褒贬爱憎之情即在其中。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围绕着范进中举前后在贫富、哀乐、荣辱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在人物关系上是“冷”和“热”的鲜明对比,淋漓尽致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和到处散发着的腐朽庸俗的气息。它不但讽刺了科举制度外在的种种

4、弊端,而且将他锐利的笔触深入到为科举制度折磨、毒害的人物被扭曲的灵魂深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8226;秋声诗自序》。是一篇笔记小说。小说叙写了一个善于口技表演的艺人在一家宴会上表演一家四口人由睡到醒、由醒入睡、又由睡到大呼的过程,情节舒缓有致,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充分展示了口技艺人的高超的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的作品,写于1884年,当时俄国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大革命的前夜,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复杂,沙皇专制制度面临崩溃,朝不保夕。为了镇压革命和挽

5、救垂死的命运,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建立了恐怖的警察统治。反动警察遍布全国,残酷地镇压和奴役人民。这些作为沙俄反动统治者的鹰犬、走狗的警察,对上层统治阶级阿谀奉迎,卑躬屈膝;对人民则气焰嚣张,极尽恫吓讹诈之能事。他们所执行的法律,只不过是维护反动统治者的地位、利益以及欺压和愚弄人民的工具罢了。《变色龙》就是为嘲弄、讽刺、鞭挞沙皇的这种警察统治而写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丑恶表演,就是这种反动警察统治的缩影。小说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恨《窗》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一篇小说。全文只有1300多字,但人物形象丰满,故事情节完整而有波澜,且

6、内涵丰富,表达了深刻而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在这篇小小说里,作者通过对同一间病房里的两位重病人相互之间的不同态度的描写,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作者不动声色的赞美与批判,凝聚于凝炼、冷峻的尾句中,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诵读欣赏”节选的是巴金长篇小说《家》中的一个片断,着重描绘了琴的一双明亮的眼睛,热烈地歌颂了这位具有反封建新思想的少女形象。*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2.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性格。3•体会不同风格小说的特点4.了解市场新产品调查的基本方法,组织或参

7、与一次调查活动。*单元课时安排共18课时《孔乙己》2课时《范进中举》2课时《口技》2课时《变色龙》1课时《窗》1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3课时语文实践活动3课时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3课时十六孔乙已*教学设想小说的鉴赏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教学中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设计主要问题勾联有关内容,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充分的交流,在课堂中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交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抓住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这一关键,进行如下教学安排及学法指导:⑴朗读法:反复朗读,仔细揣摩含蓄富有表现

8、力的语言,深刻理解人物形象,整体把握内容。⑵矛盾分析法: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