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策略

“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策略

ID:31624710

大小:54.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策略_第1页
“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策略_第2页
“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策略【关键词】校园欺凌;价值冲突;价值教育【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76-02校园欺凌属于教育者很难预见的突发事件,尽管它不属于教育的范畴,但因为它属于教育的伴生物,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迁怒于学校或教育者。在网络社会和自媒体泛滥的时代,校园欺凌现象给人们造成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和较大的想象空间,校园欺凌问题也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文拟运用现象学大师马克斯?舍勒(MaxSchclor,1874-1928)分析“道德建构中的怨恨”的思想和

2、方法,就校园欺凌问题进行教育哲学层面的思考,以就教于方家。严格來说,校园欺凌伤害事件和任何人身伤害案件一样,是一个法律问题,必须要进入司法层面进行解决。但是,因为涉案双方都是未成年人(学牛),这一问题似乎又不仅仅只是一个法律问题,还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把校园欺凌伤害事件判定为既是一个法律问题,又是一个教育问题,除了因为涉案双方都是学生之外,还因为:第一,制度防范和法律裁决无法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教育则能够防患于未然。第二,校园欺凌的发牛,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校园教育环境的缺陷。第三,把校园欺凌作为一个教育问题有助于理清学校

3、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正因为校园欺凌既是一个法律问题,又是一个教育问题,因此,有必要在探究其根源的基础上来探讨教育对策。解铃还须系铃人。学生间的价值冲突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那么,作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通过价值教育來化解价值冲突,从根本上消除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第一,要解决价值冲突问题,必须要进行价值理解教育。校园欺凌事件是“欺凌者”在自我价值或自己认同的价值遭受否定之后选择的一种释放恨意的行为。“欺凌者”在自我价值或自己认同的价值遭受否定之后之所以会产生“仇恨”,是因为“怀恨者”不理解价值的多样性,难以在门我价值遭受

4、否定Z后重建口我的价值体系,也难以理解“被恨者”的价值合理性,也不会尊重他人的价值选择。因此,在学校价值教育中,首要的任务是要向每一个学生阐述价值的多样性,尽可能地通过价值列举的方式让学生清楚每一种价值的合理性,同时,还要通过故事或情境教育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价值选择。第二,进行价值理解教育,首先要进行平等意识教育。平等意识是价值理解的基础,没有平等的意识,就难以理解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立场,也就难以理解并自觉地尊重别人的价值选择。对他人的有意或无意否定来自于优越的自我意识或高人一等的价值优越感;对他人的“恨意”

5、來自于与被恨者的价值攀比,“怨恨的根源都与一种特殊的、把自身与别人进行价值攀比的方式有关”,总Z,价值冲突是不平等的价值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进行价值理解教育,必须首先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平等的价值意识,不因自己某些方面的优秀而歧视其他同学;也不因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而嫉妒、仇恨其他同学。第三,进行价值理解教育,还需要进行沟通教育。沟通是理解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沟通是了解价值多样性及各种价值合理性的途径之一,也是达成价值谅解或价值共识的必要前提。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恨意”发生;在伤害事件发生时,往往呈现出“欺凌者”肆意地殴打和

6、辱骂,而受害者沉默以对或逆来顺受的情景,难以见到双方言语清晰的沟通。进行沟通教育,有助于在校园环境下减少“仇恨”发生的几率,从而减少伤害事件的发生;在伤害事件发生时,也有可能终止伤害的继续进行。第四,耍化解学生间的价值冲突,还需耍进行友爱教育。在无法达成价值谅解或价值共识的情况下,友爱是解决价值冲突的唯一途径。理解和尊重有可能是“敬而?h之”,但是,因为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同学或校友Z间总会“抬头不见低头见”,“敬而远Z”有可能会被理解为“歧视(看不起)”,从而招致仇恨和无妄之灾,只冇友爱才能够避免一切仇恨的发生。(作者系北京

7、师范大学出版社首席策划编辑,副编审,教育学博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