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探究

56例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探究

ID:31629028

大小:62.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56例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探究_第1页
56例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探究_第2页
56例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探究_第3页
56例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56例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6例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探究【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方法对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气虚证、脾胃阴虚证、肝气犯胃证三个证型的5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采用温中健脾,养阴益胃,疏肝健脾等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56例经治疗后,治愈26例(38.2%),显效28例(41.4%),有效8例(11.7%),无效6例(8.8%),总有效率91.1%O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在愈合溃疡,改善状态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治疗胃、十二指肠的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的关系失调,是消化性溃疡发生或复发的总机制。虽同

2、是溃疡病,由于其病因、病机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一,在中医治疗过程中,需要辨证施治,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自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68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其中男性50例,占73.5%,女性18例,占26.4%o30岁以下者10例,占14.7%,30〜40岁36例,占52.9%,40岁以上22例,占32.3%。胃溃疡20例,占29.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3例,占63.2%,复合性溃疡5例,占7.3%o1.2

3、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症状结合体征进行辨证分型:①脾胃气虚证主症:胃院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便塘,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温中健脾,益气和胃。方药:黄竄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②S3脾胃阴虚证主症:胃院隐痛有烧灼感,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养阴益胃。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③肝气犯胃证主症:胃院胀痛,连及两胁,暖气,口干口苦,得食或矢气则痛可减。食欲不振,纳差食少,神疲乏力,大便或干或烯,舌淡苔薄,脉小弦。治法:疏肝健脾,益气和血。方药:疏肝健胃汤。治疗六周为一个疗

4、程,并复查胃镜。1.3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溃疡完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胃镜下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胃镜下溃疡部分愈合,溃疡缩小>50%,有炎症;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胃镜下溃疡病灶无变化。2结果本组56例经治疗后,治愈26例(38.2%),显效28例(41.4%),有效8例(11.7%),无效6例(8.8%),总有效率91.1%O3讨论消化性溃疡为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多发病,属中医的“胃院痛”范畴,其病因与情志、饮食、劳倦有关。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肝、脾、胃受损,发痫后主要表现为脾

5、胃虚弱的证候,中医辨证以虚证表现者居多,但其病理、生理方面的变化比较复杂,多数为虚实夹杂,寒热错综,但以虚为本,或气虚或阴虚;虚中有实,或气滞或郁热或痰湿或血瘀或食滞,所以,在治疗上本组病例本着“执简驭繁”的原则,确立三个证型,而将湿浊,食滞,痰湿,血瘀等作为兼夹证处理,随证加减。本文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2]:(1)益气健脾法:脾胃气虚,运化乏力,精微不化,气血不生,致机体亏虚,抗病力减弱,常易招致邪侵,食、滞、痰、瘀等相兼为患,导致溃疡病的复发。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发现,本类方剂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保护胃肠黏膜屏障。再配合活血解毒之剂,

6、可以改善胃肠黏膜的血液循环,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存,解除黏膜的炎症刺激,加强黏膜的屏障作用,对于治疗和预防溃疡的复发有着重要的意义。(2)养阴益胃病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故见胃痛隐隐。阴虚津少,无以上承,则口燥咽干,阴虚液耗,无以下溉,则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舌红少津,为阴虚液耗之象。脉象细数,乃阴虚内热之证。在溃疡的发生中,胃酸、胃蛋白酶等为击因子时,相对而言,胃酸破坏。通过对本组病例的观察,笔者体会到,在治疗本病的时候,对合并有颈椎病、冠心病、胆系疾病等患者须积极控制这些相关的疾病,才能提高疗效,如本组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无效者均为有不同的

7、挟杂病。本病的调护也非常重要,注意调情志,生活有规律,饮食方面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戒烟酒,少吃辛辣、生冷有刺激性食物。禁用及慎用一些对胃刺激性药物,这对愈合溃疡减少复发也有重要的作用。自90年代特别是三联疗法的广泛应用,溃病的愈合率大大提高,但停药后的复发率也高,若长期服用又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结合病人个体,则因体质类型:发病诱因、机体反应、天时地理不同,其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的不同,因人因地因时来选方用药,因而在消除诱因,改善症状,提高体质,促进溃疡愈合,长期服用无副作用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对减少溃疡的复发也

8、会有一定的作用,但须进一步探讨及总结。参考文献[1]王净净等主编,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2[2]张问渠主编。现代著名老中医临床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