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2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0例

654-2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0例

ID:31629865

大小:56.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654-2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0例_第1页
654-2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0例_第2页
654-2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0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654-2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54-2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10例王侠(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西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1131)【摘要】目的探讨654-2针足三里穴位封闭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年来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住院病人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均按秋季腹泻常规治疗(抗病毒、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654-2针足三里穴位封闭。结果病儿腹泻恢复快、病程缩短。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疗效显箸,有效率达90%以上。【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推拿艾灸穴位注射【中图分类号】R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

2、752(2014)21-0123-02小儿秋季腹泻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集中发牛在8〜口月中旬,以10月为高峰,多发生于8月〜1.5岁的小儿。该病一般起病急,部分可伴发热,体温多在37.5°C〜39°C之间。起病当天即开始腹泻,大便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便或有少量粘液及奶瓣,不腥臭、量多,日十余次至数十次,多伴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多有严重口渴及明显烦躁、尿少、全身皮肤弹性差等不同程度脱水情况,严重者可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度失衡,甚至死亡⑴。大多数患儿在补液纠正脱水的同时,进入体内的液体又随大便泻出。患儿大便镜检有少许白细胞或脂肪球。我院自2010年11月〜2011

3、年门月采用在抗病毒、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常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基础上予654・2穴位注射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木病,获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儿科治确诊的秋季腹泻患儿口0例,年龄在4月〜3岁,均有腹胀、纳差、蛋花汤样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平均(1.6±1.3)岁,病程3〜8天,平均(4.2±1.4)天;对照组55例,男32例,女23例,平均(1.5±1.2)岁,病程3〜8天,平均(4.1±1.4)天,两组患儿的性别、年

4、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的抗病毒、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及助消化等对症支持处理。艾灸神阙穴,患儿平卧,仅暴露脐部,用10cm×10cm双层纱布盖脐,点燃艾柱,在距脐2cm处灸15—20分钟,高度以小儿能耐受,不致烫伤皮肤为佳,每日2次,共3日o654-20.2-0.3mg/(kg.次)等分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每天次,1~3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3年北京修订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显效为治疗72h内粪便形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为治

5、疗72h内粪便形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为治疗72h内粪便形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1.4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2.2不良反应观察组55例中有8例脸红、5例口干,上述症状均在2h内自行缓解。3讨论我国每年秋冬季均有一个婴幼儿腹泻的发病高峰(秋季腹泻),病原学证实病例的40%〜60%以上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是呼肠孤病壽科的一个属,感染限于小肠,病儿小肠绒毛变短,萎缩,上

6、皮细胞大量破坏,肠蠕动加快,分泌增加,小肠黏膜双糖酶降低及钠运转功能减弱,引起渗透性腹泻,肠道内环境变化,正常菌群比例失调。该病自然病程一般在7〜10天,临床表现有发热、呕吐、腹泻、水样便,每日5〜10次至10多次,致患儿水电失衡而危及健康与生命⑵。654-2为抗乙酰胆碱药,具有改善肠道循环、修复受损的上皮细胞、松弛肠道平滑肌、减缓肠蠕动,从而延长肠内容物存留吋间,提高了肠道的吸水效应,减少大便含水量。另外62+内流减少,抑制激活蛋白激酶的过程,使氯分泌减少,钠吸收增加,减少了肠黏膜的主动分泌[3]。另外可促使患儿腹痛缓解,水样腹泻减轻。足三里穴位为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

7、经,主治胃病,泄泻。根据近代研究针刺足三里四大作用[4,5]:①对胃肠蠕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胃肠迟缓时,针刺足三里使其收缩加强;胃肠痉挛吋,针刺足三里使其迟缓。②增加体内裂解素,裂解细菌及灭火病毒。③提高机体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免疫功能。④对白细胞有良性调节作用,促进其吞噬指数上升。针刺可调整胃肠功能,使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增强消化功能。山萇若碱通过足三里穴位可以更好地发挥健脾涩肠止泻之功能另外,艾灸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的功效。同吋,艾灸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又能促进肠循环和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