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

dsp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

ID:31630756

大小:59.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6

dsp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_第1页
dsp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_第2页
dsp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_第3页
dsp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_第4页
dsp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dsp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DSP课程教学实践和探索摘要:针对DSP的发展现状,阐述了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DSP课程的目的。详细分析了DSP课程的特点以及现阶段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DSP;教学实践;教学探索;电子信息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则是信息化的决定性要素之一。数字信号处理是采用数字计算的方式表示和处理信号的理论与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目前国内高校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1]。DS

2、P既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igitalSignalProcessing)的缩写,也可以表示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2]。DSP技术是尖端科技和研究热点,广泛应用于图像及语音处理、通信和雷达等军事领域。学生对DSP技术的兴趣日趋浓厚,同时DSP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也是持续增长。因此,研究与创新DSP课程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DSP课程教学特点DSP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DSP的硬件结构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存储空间结构、寻址方式和COFF(通用目标文件格式);熟悉DSP的指令系统和仿真开发技术;了解DSP在傅里叶分析、数字滤波和多媒体

3、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学生从事DSP设计和研发奠定坚实的基础。DSP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DSP技术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迅猛的发展。DSP技术在国内发展起步相对较晚,而DSP课程授课内容则主要是基于TI的C2000或C5000系列芯片,在多数的理工类高校属于新兴课程。因此,DSP课程教学方法通常是继承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模式。DSP与单片机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特别是TI的C2000系列DSP表现得更加明显,然而DSP也有许多不同于单片机的独特之处。1•硬件架构独特DSP是为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设计的微处理器,采用

4、了哈佛总线结构和硬件乘法器,指令系统也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具备高速数字运算和数据存取能力。DSP的学习重点不仅包括CPU结构和片内外设应用,更重要的是掌握存储空间配置和C0FFCC5000系列)、外设接口和事件管理器(C2000系列)的相关知识,这与传统的单片机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异。2.课程综合性强DSP的学习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课程与数字逻辑、微机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等基础课程有紧密的联系,必须在掌握数字信号理论和算法的基础上才能深入理解DSP架构和指令系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3-4]o同时DSP的学习不仅包括硬件结构,还大量涉及软件编程,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软件编程思维。3•侧重实践应用D

5、SP课程的培养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DSP的原理和应用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功底,这就要求课程的教学应该更偏重于实践环节,重视实验内容规划和实验平台建设;教学团队成员不仅要精通DSP的知识体系,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工程设计素养。DSP技术的发展更新速度很快,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二、DSP课程教学现状DSP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必须紧跟科技发展潮流,并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但是目前DSP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1.教材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够合理DSP课程的课时设置,通常是32学时或48学时。现在的DSP教材多数是以TI的官方芯片手册

6、为基础,增加部分应用实例构成;教材内容安排基本都是依照内部结构、指令系统、片内外设应用的模式,而并非参考DSP的特点和教学需求而编写。DSP教学多数是按照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理论教学与实践联系不紧DSP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常DSP课程教学时间的2/3左右为理论课时,其余为实验课时。传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同时受到实验时数和实践条件限制,实验内容多数是理论的验证,学生重视实验结果而忽视算法设计,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僵化目前的考核方式采用期末试题考

7、试、实验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模式,实际上主要考核的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出的学生所掌握的理论与实际脱节,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3.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由于大多数髙校DSP课程的开设时间不是很长,以及本科培养计划调整等原因,DSP课程难以比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专业基础课,一般是作为选修类科目安排在大三的下半学年,或者大四的上半学年开设。在学分制本科培养模式下,大多数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