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折流板式气流干燥器 毕业论文

带折流板式气流干燥器 毕业论文

ID:316397

大小:338.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7-07-22

带折流板式气流干燥器  毕业论文_第1页
带折流板式气流干燥器  毕业论文_第2页
带折流板式气流干燥器  毕业论文_第3页
带折流板式气流干燥器  毕业论文_第4页
带折流板式气流干燥器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带折流板式气流干燥器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1Abstract2第1章绪论31.1研究背景与意义31.2课题研究进展31.2.1工业干燥技术31.2.2流化干燥的数学模型101.2.3CFD模拟理论与方法121.3课题的研究重点17第2章设备内部流场模拟及结构优化182.1新型气流干燥器182.2CFD流场计算与模拟182.2.1CFD流场方程182.2.2模型求算方法192.2.3模拟计算参数202.2.4计算网格及边界条件212.3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222.3.1基于均匀设计的模拟实验结果222.3.2优化后的流场考察25第3章结论27参考文献28致谢32摘要带折流板式气流干燥器乃工业上有着良好应

2、用前景的一类干燥机型,为降低该类设备操作时的气流阻力损失,减小风动力损耗,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及其相应的商用软件平台,结合均匀设计的科学试验安排法,对设备内部的气相流场进行了初步模拟与计算,并获得了优化的设备尺寸信息。结果表明,在计算拟定的设备主体尺寸及操作工况下,当干燥室的上锥体高度为35cm、下锥体高度为50cm、折流板距离圆筒底截面的高度为40cm、及折流板的深度为60cm,亦即它们各自与设备圆筒主体直径之间的大小比例分别为0.35、0.50、0.40和0.60时,操作的风动力压降将降至最小,且室内的流场分布亦尚佳。关键词:气流干燥机,压降,CFD,模拟计算,

3、尺寸优化31AbstractAirflowdrierwithabaffleplatehasagoodprospectinindustryproduction.Suchequipmenttoreducethelossofairresistanceandwindpowerduringoperation,thereisapreliminarysubjectdimensionforthegasphaseflowfieldsinsidethedevice,andobtainedtheoptimizationoftheequipment,basedonCFDsimulation

4、anditscommercialsoftwareplatform,combinedwithuniformdesignofscientificexperimentsarrangementmethod.Theresultsshowthat,incalculatingthesizeofthedevelopmentandoperationofequipmentconditions,whenthedrierupperconeheightis35cmandlowerconeheightis50cm,what’smoretheheightfrombaffletothecylind

5、ricalbottomsectionis40cm,andthedepthofbaffleis60cm,whichissubjecttotheirrespectiveratiowithequipmentcylindersdiameteris0.35,0.50,0.40and0.60,theoperationofwindpowerpressuredropwillbereducedtotheminimum,andthegasphaseflowfieldsinsideofcrystallizationreactordistributionisalsocomparativel

6、ygood.Keywords:Airflowdrier;Pressuredrop;CFD;Simulationandcalculation;Sizeoptimization31第1章绪论第1.1节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大幅增加、能源的日益紧张以及对环保型生产技术的强烈追求,人们对于干燥技术也早已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或要求,即不再单纯满足于干燥产品的低含水量指标,同时对干燥操作的热效率、生产强度、生产周期及环境污染等均已制定了相应的指标要求,故而有效促进了大量新型干燥工艺、设备得以快速地研发与推广。据文献报道,当前干燥操作的技术革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7、,即:a)设计制造新的干燥设备或与干燥过程相配套的设备;b)提高干燥产品的质量,在干燥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比现有设备要好;c)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操作更安全、可靠;e)总体上降低能耗,降低设备制造成本。此外,工业生产对干燥技术的需求剧增,也促使了干燥设备朝机电一体化和制造加工标准化的方向得以迈进。总之,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干燥技术及设备虽然已经结束了完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但总体而言,与国外的同行业相比,国内的干燥设备设计技术目前仍不够成熟,多数仍是在借鉴国外同类技术的基础上小幅改进而成。在设计过程中,通常均采用模拟设计和相似设计的办法,绘制样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