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师生关系构建与谐教学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与谐教学

ID:31641591

大小:62.8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6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与谐教学_第1页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与谐教学_第2页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与谐教学_第3页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与谐教学_第4页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与谐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师生关系构建与谐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化师生关系构建与谐教学摘要: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今的主流,在新教学形势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素质教育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认识到这种关系建立的重要性,影响这种关系建立的因素,优化这种关系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关键词:新形势;优化;师生关系;重要性;影响因素;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09

2、0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当代中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着极大影响。怎样在时代变动的大背景下,结合时代特征科学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达到理想的彼岸,这是教育教学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师生情感关系问题虽然比较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做了一些有效的探索。但是,从整体上说,师生情感关系的状况仍难以令人满意,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

3、动力源泉。针对这些情况,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一、优化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现在的中学生,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认知途径多元,个性鲜明,自尊与自立意识明显等等,这给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性。过去,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教师处于不可质疑的权威性地位,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如古代,师生关系定格在“五伦”之内,位列“天地君亲师”的大范畴中,还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这些都说明了教师地位的绝对权威和崇高。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

4、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教师根本不可能成为知识的全权代表,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更需要与学生平等、开放地交流,教学相长。二、现存影响师生关系优化的因素知识的传授渠道在不断的拓宽而感情的大门却在不断地缩小。多年来因受“天地君亲师”“师徒如父子”和“严师

5、出高徒”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师生对立的现象屡见不鲜主要体现在:1.教师角色未能转换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造就了教师神圣而威严的形象同时,也导致教师为了更好地“师范”而掩藏了真实的自我,塑造了完美不可侵犯的形象,这无疑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筑造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也使教师受到了压抑。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2.师生关系在矛盾中产生对立在

6、"应试教学”、"成绩至上”的重压下,教师和学生都以分数为目标,教师的不断提出髙要求,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缺乏耐心,讽刺挖苦,使得那些学生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个性、心理受到压抑,看不到成功的方向,于是对教师产生厌恶、厌学、逃学。教师的责任心与学生被动学习之间的冲突,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3.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思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的飞速发展,高科技的普及与运用,学生接受外界的机会也大大方便,学生个性的初步

7、形成,可辨别能力还没形成,使一些学生受到读书无用、金钱至上、人情冷漠等的影响。有的对一些偶像的盲目崇拜模仿,使得他们对教师的教育不容易接受,加上一些教师对教育的不细心与缺乏耐心,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三、优化师生关系的策略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不解决师生关系问题,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空话。反之,抓住师生关系问题,就是找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最佳切入点。1.转变思想,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

8、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而“民主”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的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应以“权威”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以开放、平等、互助的心态来和学生进行沟通,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共同进步,千万不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意味着教师不应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应一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