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

ID:31644864

大小:59.1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6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_第1页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_第2页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_第3页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_第4页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端子压接技术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端子压接技术规范1.前言由于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国内的大部分端子生产厂家都无法提供其所生产端子的具体压接技术要求,如端子所适用的导线、压接后绝缘层及导体的压接高度及宽度、拉力标准等等,导致端子在压接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依据;为适应牛产需要,有必要制定本厂的端子压接出产检验规范.2.原则2.1本规范制订过程中主要以QC/T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AMP,MOLEX,住友电装,失崎等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2.2压接端子样品时,应以客户提供的压接要求为优先依据;客户若没有提供相关的压接要求,则按本规范执行

2、.2.3本规范只适用于大部分常规端子;2.4本规范中的每种试验的样甜原则上不少于3个.3.端子压接的技术要求3.1端子压接后外观要求3.1.1切断残边切断残边为端子连接部分被切断后残留在端子上的部分,如(图一)A;—般要求端子前端残边允许值为0、0.2mm,后端残边允许值为0.2~0.4mm,且切断残边不能变形.2.1.2喇叭口端子压接时,由于金属的延展性在压接部位的前后形成小突起,称为喇叭口,如(图一)B、C;一般要求前端喇叭口B尺寸为0^0.2mm,后端喇叭口C尺寸为0.2〜0.6mm,后端喇叭口必须大于前端喇叭

3、口;喇叭口与端子底面夹角一般为30〜45°・2.1・3端子上下弯曲变形端子压接后,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弯曲角度一般要求在±3。之间,如(图二)D.1.1.4端子左右弯曲变形端子压接后,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弯曲角度一般在土3。之间,如(图三)E.3.1.5端子扭曲变形端子压接后,导体部分截面相对于水平面的扭转角度W±5。,如(图四)F.3.1.6端子导体包脚的缝边端子压接后,导体两边包脚应闭合相接,不能有缝隙或有芯线漏出,如(图三)G处.3.1.7端子压接时,电线所放位置的要求,如(图二)①.导体应仲出端子的导体压接部分,

4、如H;②.绝缘层端部应在端子导体包脚与绝缘皮包脚之间,如I.3.1.8端子压接后的表面端子压接后,表面应光滑无压痕或裂纹等现象.3.2端子压接后导体部分的截面要求(如图五)图五3.2.1导体中各芯线的截面应呈不规则多边形,导体与端子相接部位、各芯线Z间应无明显缝隙,端子导体包脚应包住全部导体,端子压接导体的两边包脚必须相接,且对称.3.2.2端子的横截面整体一般呈梯形状.3.2.3端子压接卷曲部分a,b端部距底部c的距离d不小于单线标称直径的1/2.3.2.4横截面底部两侧的毛刺高c应不超过端子板料压接后的厚度g,毛

5、刺宽度f应不超过g的1/2.3.2.5端子压接卷曲部分a,b的端部不得与端子的其他部位相接.3.2.6端子压接部位截面中不得出现裂纹.3.3端子压接后压绝缘层部分的压接要求3.3.1绝缘皮为“F”形包法时,绝缘皮应可靠的包在封闭的压接包脚中,两边包脚一般应相接且对程,包脚的端部轻微插入绝缘皮,但不得接触到芯线,如J(图六)。3.3.2绝缘皮为迭加包法时,绝缘皮应可靠的包在迭加的包脚中,包脚不得穿通绝缘皮,如(图七)。3.3.3绝缘皮为“0”形包法吋,绝缘皮应可靠的包在前后相互交叉的包脚中,如I(图八)。3.3.4当两

6、根线叠加压接时,一般将小线放在上面,大线放在下面,且无偏压现象.3.3.5防水栓在压接时不应损伤,电线与防水栓之间、防水栓与端子包脚之间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间隙;压接后在端子导体包脚与绝缘层包脚之间4应可见防水栓与绝缘层的端部,如(图九)。3.3.6端子压接后,电线绝缘层不得有损伤或明显深压痕.3.4端子压接后的尺寸要求及测量3.4.1绝缘层压接部分的宽度公差一般为土0.1.3.4.2绝缘层压接部分的高度公差一般为±0.1.3.4.3导体压接部分的宽度公差一般为±0.1.3.4.4导体压接部分的高度公差一般为±0.05.

7、3.4.5尺寸测量工具使用“单尖头千分尺”,测量样品应不少于3件;测量方式如图十所示:3.5刺破连接端子将电线绝缘层刺破与电线导体相接,达到良好的电接触并具有一定抗拉力的连接方式(如图十一);采用刺破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3.5.1电线端面应平整,并与电线的轴线相乖直;端面处导体与绝缘层应在同一平面上;在连接处电线应不弯曲,并在a区内可见电线端部(图十一).图^一3.5.2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0.35mm2电线拉力值应不小于50N.3.6端子压接后的性能要求及其实验方法3.6.1绝缘

8、层压接部分的弯折实验绝缘层压接部位经不少于3个循环的弯折试验后,在图所示的b区仍可见绝缘层.弯折试验:如(图十二),以轴线为基准弯折30°,再向相反方向弯折60°,然后回到轴线为一循环;3.6.2端子与电线压接后的拉力试验①•端子与电线的压接应牢固,在规定拉力下不应损伤或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下表的规定,最大值一般小于规定值的130%.线规(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