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邮(讲义精核)

公邮(讲义精核)

ID:31647260

大小:9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6

公邮(讲义精核)_第1页
公邮(讲义精核)_第2页
公邮(讲义精核)_第3页
公邮(讲义精核)_第4页
公邮(讲义精核)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邮(讲义精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纲要(视情况微调)绪论中国现当代小说简脉6课时第一章沈从文小说赏析3课时第二章张爱玲小说赏析3课时第三章余华小说赏析3课时第四章刘震云小说赏析3课时第五章鬼子小说赏析3课时随堂开卷考查3课时绪论:中国现当代小说简脉■现代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文学革命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呐喊》《彷徨》鲁迅第一篇文言小说《斯巴达之魂》文学研究会“爱”与“美”“为人生”创造社“为艺术”乡土文学“左联”促进了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一、国统区文学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提出“文章

2、下乡,文章入伍”口号。抗战初期以“救亡”为中心,出现大量小型作品与通俗作品。武汉失守后的相持阶段,出现老舍的《四世同堂》、萧红的《呼兰河传》、茅盾的《腐蚀》、沙汀的《淘金记》等长篇小说代表作。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钱钟书的《围城》、张恨水的《八十一梦》等讽刺性作品成为主流。二、沦陷区文学和上海“孤岛文学”萧军《八月的乡村》萧红《生死场》“孤岛文学”师陀《马兰》《结婚》张爱玲《传奇》三、解放区文学...以“救亡图存”为己任追求文学的民族化大众化新章回体小说新评书体小说■当代小说1949年7月2-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

3、平召开,标志着现代文学的结束和当代文学的开始。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一、十七年时期“三红一创”(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吴强的《红日》、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存在着政治化、概念化等缺陷。革命战争题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欧阳山《三家巷》冯志《敌后武工队》刘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德英《苦菜花》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作者多为革命亲历者,艺术上追求史诗化。农村生活题材: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李双双小传》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马烽

4、《我的第一个上级》两大创作流派体: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成员有马烽、西戎、李准、王汶石等。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成员有刘绍棠、丛维熙等。反映工业建设和其他现实生活的作品:周立波《铁水奔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杜鹏程《在和平的日于里》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二、“文革”时期“一个作家和八部样板戏”潜在写作地下文学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三、新时期以来1979年l0月30日至11月16日第四次文代会在北京举行,“文艺民主”的欲求成为大会主旋律,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新时期小说发展的两种形态:(一

5、)紧契时代类小说1.伤痕小说标志是刘心武《班主任》(1977年11月)得名于卢新华《伤痕》“文革苦难的集体言说”...《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宗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我应该怎么办》(陈国凯)、《记忆》(张弦)、《铺花的歧路》、《啊》(冯骥才)、《大墙下的红玉兰》、《第十个弹孔》(从维熙)、《重逢》(金河)、《枫》(郑义)、《一个冬天的童话》(遇罗锦)、《生活的路》(竹林)、《罗浮山血泪祭》(中杰英)、《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儿女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伤痕

6、”小说的两大创作主体:一是“复出”作家群或曰“归来”作家群。如王蒙、从维熙、张贤亮、高晓声、刘绍棠、李国文、陆文夫等。二是知青作家群。如张承志、史铁生、梁晓声、韩少功、张抗抗、王安忆、铁凝、郑义、张炜、李锐、叶辛、陈村等。此外,还有一些有着“文革”经历的作家,如冯骥才(《铺花的歧路》、《啊》)、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问题小说”2.反思小说挖掘“文革”错误的历史根源,借文学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代表作品:《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高晓声),《月食》(李国文),《小贩世家》(陆文夫)

7、,《布礼》、《蝴蝶》(王蒙),《河的子孙》、《绿化树》(张贤亮),《美食家》(陆文夫)等。3.改革小说第一阶段代表作家和作品:《乔厂长上任记》(蒋子龙)、《祸起萧墙》(水运宪)、《改革者》(张锲)《三千万》(柯云路)格调明朗乐观第二阶段代表作家和作品:长篇《沉重的翅膀》(张洁)、《男人的风格》(张贤亮)、《花园街五号》(李国文)、《新星》(柯云路),中篇《老人仓》(矫健)、《鲁班的子孙》(王润滋)、《秋天的愤怒》(张炜)、《腊月•正月》(贾平凹)、《人生》(路遥)格调复杂深沉,仍体现了理想主义色彩。1985年之后,作为一种思潮的改革文学虽已结束,但作为一种

8、现象的改革文学却仍然存在。如《浮躁》(贾平凹)、《平凡的世界》(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