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浅析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ID:31649866

大小:5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浅析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_第1页
浅析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_第2页
浅析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_第3页
浅析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儒家文化对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陈铁(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主要探讨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儒家思想里,科技的地位很低;儒家思想强调重实用、重现实而轻玄想;儒家思想主张宗法前贤,因袭多而创新少,缺乏大胆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儒家伦理思想对科技发展也有制约。关键词:儒家文化;科技;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哲学流派,这些流派自身有着强大的文化内涵与思想体系。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现实主义,即中庸之道(对百姓施仁政,君权神授)。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是无政府主义,即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墨子为代表的墨家

2、是理想主义,即天下为公。这三家之言在中国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古代的文化,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此我将以这三家之一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作下浅显的分析。自从汉武消釆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在长时期变革的疲惫后,这是一帖理想的安眠药,因为这安眠药的魔力,中国社会便一觉睡了两千年,育•到孙中山先生才醒转一次。”无疑,这“安眠药的魔力”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影响到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木文主要探讨消极一面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重实用、重现实

3、而轻玄想。“子不语怪、力、舌L、神。”(《论语·述而》)过于怪诞的虚幻的都是应该予以排斥的。这样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使得科技遭受了难免的厄运。如天文学中,中国是世界上有着最早日食、月食和彗星记录的国家,然而这些记录往往用来比附人事,用来警戒帝王勿施暴政。数学中,代表秦汉时期数学最高成就的《九章算术》,主要内容集中在日常应用题及其解法,大多不外乎计算土石方,出亩面积之类。有人将中国古代数学称之为算学,也就正是就中国古代数学的这种实用性而言的。医学中的房中术是为了延年益寿。而炼制丹药也是为了长生不老,至于火药,那只是炼丹家偶然的发现,是炼丹的副产品。

4、而丹药中高含量的汞和神等剧毒物质,也只能为古人所忽略而成为今人一种化学意义上的研究。在中国古代科技过于重实用这一点上,四大发明更具有代表性。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带给全人类的重大贡献,可是它在不同的地域却遭遇了不同的命运。在西方,它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的强大动力,这一点已经为世界所公认。马克思曾精辟地论述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而在四大发明的故土,它的命运如何呢?鲁迅

5、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儒家思想注重实用,注重知识从实践中来,孔子H:"如有所誉,其有所试”(《论语·卫灵公》)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中国古代科学的形态是实用科学,即技术。实用科学是人们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又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它往往只是实践经验或观察材料的积累,很少有理论上的分析研究,也不注重严格的量化考察。中国古代

6、的科学,有的从诞生之日起历经数千年,仍然处在经验的水平上,而未能上升到理论。儒家思想主张宗法前贤,因袭多而创新少,缺乏大胆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孔子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对于前代圣贤流传下来的思想只能是去阐释而不主张有所创造。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往往注重对前人的因袭,少有个人的创造,多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如在农业方面,从春秋战国时代就由粗放经营开始转入精耕细作,汉代以后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西汉吋期的《汜胜之书》总结了我国北方,特别是关中地区的耕作制度,为后来农耕技术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齐民要术》成书于6世纪,该书征引的资料多达

7、一百六十多种,元代的《王祯农书》主要资料都来自《齐民要术》,成书于18世纪的《授吋通考》,所增加的新资料仍然有限。也就是说,在长达一千二百余年的时间里,农业著作的内容基本上是陈陈相因,没有太大的变化。同样,成书于明代的《天工开物》(宋应星著)和《本草纲目》(李时珍著)也基本上停留在对前人经验总结的层面上。最后,儒家伦理思想对科技发展也有制约。儒家思想不注重对自然界和科技的研究,而注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主张名正言顺,主张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都要注重保持好自己的名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同样,孔子十分注意《

8、诗》的教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