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ID:31650894

大小:73.6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16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唐时期的特征:繁荣与开放2.581年,杨坚建隋,都城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3.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4.隋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故今称京杭运河)。意义:加强了

2、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加重了当吋人民的劳役负担,但是却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对后世产牛了深远的影响。5.隋文帝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吋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6.隋朝灭亡的原因:隋朝的暴政。表现:营建东都洛阳,大运河;屡次发动对外战争7.6

3、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启示:统治者要重视百姓,失民心者失天下,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建立者: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2.贞观之治(唐太宗一李世民)开明的治国思想:唐太宗吸取了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人才,知人善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治国措施: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

4、绩。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国号“凰”)治国1、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3、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影响: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或者“贞观遗风”。三、“开元盛世”(唐玄宗一李隆基)治国思想:稳定政局,励

5、精图治,重用贤能,治国措施:1、整顿吏治,裁减冗员;2、发展经济,改革税制;3、注重文教,编修经籍;4、重用贤能(姚崇、宋璟)影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第三课:盛唐气象1.农业方面:垦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2.手工业:丝织业工业水平最高,蜀锦冠于全国。陶瓷业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珍品)。3.商业:唐都长安规模宏

6、大,布局严整,商业繁荣,既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C开放的体现)4.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藏)(和亲政策)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奉为“天可汗”5.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兼容并蓄,人们受西北少数民族风俗影响,尚武之风盛行一时。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李白(诗仙):诗歌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诗圣):诗风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诗史)白居易: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书法: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

7、敦厚欧阳询:方折峻丽,笔力险劲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第四课:唐朝的屮外文化交流1.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木,对日木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为中FI文化交流做出卓越的贡献(唐招提寺)3.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天竺,曾在那烂陀寺游学,由其弟子整理的《大唐西域记》记录了游历过的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4•鉴真和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

8、我们要学习他们这种百折不回的精神和培养顽强的毅力。第五课:安史Z乱与唐朝衰亡1.安史之乱的原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各地节度使集军政,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安禄山兼任三镇节度使,势力不断扩张。时间:755—763人物:安禄山,史思明影响:持续八年Z久的安史Z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