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石墨烯中试线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评报告

生物基石墨烯中试线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评报告

ID:31651665

大小:62.6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16

生物基石墨烯中试线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评报告_第1页
生物基石墨烯中试线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评报告_第2页
生物基石墨烯中试线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评报告_第3页
生物基石墨烯中试线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评报告_第4页
生物基石墨烯中试线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评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基石墨烯中试线自然社会环境概况环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3章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3.1自然环境概况3.1.1项目地理位置1016km61km65km临邑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属山东省德州市,东与济南市商河县毗连,西与禹城市、平原县、陵县为邻,南临徒骇河与济阳县(济南市)相接,与齐河县隔河相里,北以马颊河与乐陵市为界,地理坐标东经116o4146m-1170316北纬365945-3731340,全县总面积S县政府驻地临邑镇距德州,距济南。50公里60公里临邑县地理位置优越,是山东省进出京津的喉咙之地。西靠津沪铁路和京福高速公路,与德州相距;南临济南机场和济青高速公路,距省城济南,是鲁

2、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拟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山东临邑海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北临104国道,在马寨村东南,属于临邑经济开发区管辖范围,位于临邑县西部经济开发区,用地为工业用地。3.1.2地形地貌临邑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海拔高度15〜20mo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影响下,特别是在黄河冲积作用下,本区形成了南西北东走向南北排列的高、坡、洼低相间的地貌景观。根据其成因形态特征,可分为河滩高地、坡地和洼地三种类型。(1)河滩高地:分布于沙河一带和

3、县城附近,地势较高,分布有浅层地下淡水,地表岩性多为粉土及粉质粘土。为古河床沉积形成,土质较好,植被发育较好。(2)坡地:分布于大部分地区,介于高地与洼地之间,地势微倾,多数地区分布有浅层地下淡水,地表岩性为粉土及粉质粘土,为河流泛滥冲击形成,是农作物的中高端产品区。(3)洼地:主要分布于林子镇一带和李家乡北部〜赵家乡一带,地势低洼,汛期有积水,地下径流不畅,多盐碱地,地表岩性为粉质粘土。拟建项目所在地地表辽阔平坦,下垫面起伏不大。3.1.3区域地质临邑县地属华北地台南部,辽冀台向斜构造单元的一部分。北界陵县一渤海农场大断裂,

4、南有齐河至广饶大断裂,使临邑在三级构造单元上属济阳凹陷区,惠民凹陷,临邑逐渐形成沉降F1陷区,从此奠定了平原的基本轮廓。3.1.4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建项目所在地临邑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和当于抗震设防烈度为Wo3.1.5水文地质・90米该项目所在地的临邑县属海河流域。历史上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在临邑县形成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孔隙水文地质区。含水层主要为粉细砂和细砂,相对隔水层为粘土和亚粘土,在粘土层裂隙中也储存一部分裂隙水,全县地下淡水底界面一般在20之间。岩性受黄河古代冲积作

5、用的制约,呈水平条状分布,延伸方向与黄河一致。垂直方向含水层与隔水层交互迭加,呈透镜状。县境南部有兴隆一王母店一孟寺古河道带,县境中部有盘河一后郝一肖营古河道带,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德惠新河以北淡水零星分布,水质较差;其他地区地下浅层淡水非常贫乏。2克地下水主要是垂直方向运动,属渗入蒸发型,水平方向运动非常缓慢,在开采状态下水力坡度为1/813Oo地下水主要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型(占全县总面积的80%,矿化度小于/升,pH值728.4),次为氯类型,硫酸盐型面积很小。临邑全县地下水综合开采量与补给量多年平均为8871万m3。60

6、m500m项目所中区域地下水类型为松散盐类空隙水,地下水埋深根据松散岩层岩性特征,结合中层咸水的分布情况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将本区松散岩层孔隙含水系统(深度内)划分为三个含水层组,情况如下:(1)浅层含水层(潜水一浅层微承压水)60m底界面埋深50〜,含水层主要为全新世和晚更新世黄河泛滥改道的冲积相沉积地层,间有湖相和海相沉积地层。含水层的分布受古河道的控制,沿古河道带呈条带状展布。沿古河道的流向,自西南向东北,含水层颗粒由粗变细。在古河道的主流带,含水层厚度大,颗粒粗,多为细砂,局部为中细砂,径流条件好,富水性强;向两侧到

7、古河道间带,含水层变薄,颗粒变细,砂层主要岩性为粉砂。区内浅层淡水和咸水相间分布,水质变化较大。淡水砂层的分布与埋藏受古河道发育程度及咸淡水界面的控制,因此古河道带及咸淡水界面的埋藏分布决定了含水层的厚度和富水性。含水层岩性主要是中粗砂、(m3/d・ni)(m3/d・m)中细砂及少量砂砾石层,淡水砂层累计厚度呈西南东北向条带状分布,由东南往西北淡水砂层累计厚度逐渐增厚,最大15〜20m,涌水量最大40〜60m3/ho本区浅层水富水性一般,不易形成集中供水水源地,当地居民一般采用分散开采模式。(1)中层承压水30m系指60〜20

8、0m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由于存在多层厚度大且连续分布、岩性以砂质粘土为主的隔水层,故具有较高的承压性能。地层总厚度130〜200mo含水砂层累积厚度一般20〜左右,颗粒较细,为粉砂至细砂。本含水岩组地下水基本不开采。(2)深层承压水系指埋藏在200〜400m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