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

ID:31651936

大小:64.2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6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_第1页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_第2页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_第3页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_第4页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oll年第8期(总第134期)ChineseJoumalofSpecialEducation(Monthly)8thIssue,2011(SalNo.l34)1引言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付伟卜张绍波一(1•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齐齐哈尔,161006;2•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齐齐哈尔,161006)摘要木研究选取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以及周边地区157名特殊教育小学校教师为被试,对特殊教冇教师的教

2、学效能为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变量进行实证验证.研究结果证实,教学效能为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完全中介变量,教学效能对于保障教师身心健康,有效阻隔职业倦怠困扰具有重大作用.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心理健康职业倦怠分类号G760职业倦怠(burnout)词最早由美国学者弗洛登伯格(H.J.Freudenberger)提出,主要是针对工作环境中的助人职业工作者(people一helpingprofessiona1),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_1J•教师是贯彻实施我国

3、素质教育的主体因素,正如美国学者威尔逊(硼son,B.R.)所说:”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2,教师也是一个极易受到职业倦怠困扰的行业.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使自己的工作士气和热情受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亦会造成很大影响,并最终影响到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显示职业倦怠是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由职业倦怠所引发的教师厌教和教师流失现象己成为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3J.因此无论是体现社会对教师的人文关怀,还是关注学牛身心的正常发展,教师的职业倦

4、怠问题都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对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教学效能被认为是较为重要的因素•教学效能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看法,艾什顿(Ashton)将其定义为:”教师自己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牛积极影响能力的信念・”・4其理论源自于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theory).自我效能作为积极心理学中积极认知的首要构成要素,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预期作用•自我效能在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由阿默(Allnor)Es]和波曼(Began)c最早将其引入到教育领域,并逐渐发展成为教师的教学效

5、能理论•在以往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便已关注和尝试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探讨教师教学效能在职业倦怠形成屮的作用[7-9J.尽管传统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收获,但通过比较发现,其研究视点多关注于消极方面,反映在多数研究均集中于教学效能的枯竭对职业倦怠的影响L10I1-.较少有研究从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角度审视教学效能作为资源成分对职业倦怠巨大的代偿作用.因此,本研究将关注点放在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方面,以教学效能是个体丰富的内部资源为根木出发点,强调教学效能对个体行为产生的积极预期作用;

6、并以特殊教育小学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教学效能在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关系.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以及周边地区5所特殊教育学校的157名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心理测量•其中,男教师46名,女教师111名;教师年龄构成25〜35岁占45.86%,36〜45岁占4o.l3%,46岁以上占14.01%;学历以大学本科占68.20%.2.2研究工具221教师职业倦怠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问卷采用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2003)等人修订Maslach(1985)职业倦怠问卷

7、(Masl~hBurnoutinventory,中文版[12],22道题共3个维*付伟,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心理教育.E—maikfwfw—009@163.c°°.紗通讯作者:张绍波,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研究.E-mail:fw一009@163.oDm.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对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的中介作用研究/付伟张绍波?15?度: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自我效能,采用Likert式自评打分,齐维度得分越高倦怠感越强•其中,情感衰竭是指由于工作的情感要求而带来过度疲劳的感觉;去人格化表现为一种消极

8、的,否定的态度和冷漠情感去对待同事或工作对象,甚至冷嘲热讽;低自我效能指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降低,自我效能感降低,积极性丧失•量表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方法,总量表内部一致1生信度为0.842,各分量表0.724—0.851Z间.2.2.2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研究采用俞国良(1995)等人根据Gibson的”教师效能量表”和Ashton的”个人教学效能感量表”,立足国内教师样本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