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

ID:31653132

大小:80.3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6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_第1页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_第2页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_第3页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_第4页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路径探索伍华佳【专题名称】产业经济【专题号】F3【复印期号】2011年03期【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沪)2010年10期第27〜34页【英文标题】OntheIndustrialPolicyPathfortheLow-carbonTransformationofChina*sHigh-carbonIndustry【作者简介】伍华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内容提要】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的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路目标,即到2

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今后在使离碳产业低碳化转型过程中不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而且探索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发展的路径,必须以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技术政策为导向,塑造新的国家竟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日期】2010-06-24【关键词]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产业政策EEUU1753756中图分类号:F205: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0)10-0027-08一.低碳经济与中国的战略口标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

3、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Z后的又一次塑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烏效利用、淸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木性转变,即按弃20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该报告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

4、国发展低碳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待色低碳逍路的战略取向应包括四个主要方而:一是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二氣化碳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二是在资源环境绩效的陋提下,抓住战略机遇期,利用目陋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取化工业化任务;三是选择逼点行业特别是清洁煤发电和煤炭多联产等.提奇这些行业在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枳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规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该报告还指出,我国应把“低碳化”作为国家

5、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I』标,到2020年.我国低確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至60%,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报告预计,如果我国采取较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并且在有效的国际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下,我国碳扌II放可争取在2030年到2040年达到顶点,之后进入稳定和下降期。到2050年,我国GDP的CO?排放强度将比2ooo年下降80%以上,达到0.12kg-c/美元,相当于OECD2000年的水平(见表1)。届时我国人均GDP大体与发达国家1970

6、年左右的水平和当,而GDP的C°2排放强度仅为OECD1971年平均水平的55%。因此,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相比,能够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和C°2排放实现现代化目标,从而为减缓C°2排放做出贡献①。我国未来能源消费CO]排放悄聂分析项目2000年2020年人均CDP(美元/人)8563027一次能源消费(Ml)13033000(;[)P能源强度(k“美元)1.210.69能源消ftCO,强度(kgY/kg)0.630.55GDP的CO?强度蘇-讨美元)0.760.38人旳CO』排放(kg

7、-c/人)6501148«1资料來源:何建坤、刘滨:《找国减缓碳排放的近期形势幻远期趋势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注:GDP按2000年价格计算。一.我国高碳产业低碳化转型的困境I•我国高碳产业现状分析所谓高碳产业即高耗能.离排碳量的产业。由于我国冃前处于工业化时期,高耗能、高排碳眾的逍化工业在我国仍处于主要地位,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为70%.•煤规消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95%以上,山此常来了我国髙碳产业碳排放居高不下的现状,为了更进一步解析我国高碳产业的耗能及碳排放,本文根据《中国能源统计

8、年鉴》(2001-2008)中的相关数据,测算了全国工业分行业的碳排放眾及我国工业分行业的煤炭消费最。业皮革・E皮、羽绒灰药化学纤堆切料电子及ii年八、及其制造业制逍业制适业制品业制品业设备制152000137.92629.981341.25482.28838.43489.42(X)1147.03679.791337.26507.14949.8652332(X)2159.91665.291376.48530.951119.23600.8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