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

中医理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

ID:31653424

大小:77.9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16

中医理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_第1页
中医理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_第2页
中医理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_第3页
中医理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_第4页
中医理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理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理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屮医药植根于屮国文化的深厚土壤,发祥远古,博大精深,是人民的信赖保护了川医药的生存,中医药也必将为人民的健康提供坚实保障。(一)中医药学是系统先进的生命科学认知体系屮医药以屮国系统思维为导向,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先进的医学科学体系。其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彖经络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病因病机理论、辨证论治理论、五运六气理论、药性归经理论等,并以辩证法思想为其哲学基础。正是在这套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中医药在临床上发挥出巨大的无可否认的治疗效果,保障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昌盛

2、,历久不衰。中医药始于炎黄,形于秦汉,兴于宋元,成于明清。据《史记》载,黄帝时期屮国的医术已相当发达。大将兼名医俞附,“治病不以汤液醴酒”,能够r前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至西周,医学已开始分科,政府对医疗卫生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年终要对医生实行医绩考核。春秋战国,中医受益于系统思雏,逐渐形成体系。西汉时,医理和医术己成百花争艳,各吐其香的局面。《汉书•艺文志》载,有医经7家,经方11家,计490卷Z多。《黄帝内经》至迟在西汉年间已经成书,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中药著作,成书于东汉年间,记载了3

3、65种药物,提出药性理论和药物配伍组方原则。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中医药的基础,指导了临床活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标志中医临床医学走向成熟。三国以降,中医学各门类、各学派竞相独立发展,造就岀众多大医家如璀璨群星,汇聚成一条奔流于世界东方的医学长河。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是具有原创性和独创性的科学,它作为一种关于人体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存在于西医和现代西方科学的视野之外。科学的具体形态,包括科学认识的结果和科学采用的方法,归根到底以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建立何种耦合关系来决定。由于世界(包扌舌每一具体事物)具有无限的多样性、层

4、面性和可能性,认识对象究竟呈现给人什么性质和特征,与认识主体所应用的概念体系、参照系和认识手段有密切关系,由此也就规定了认识主体选取何种科学方法以及所产生的知识体系会有何种形态。因此,那种认为对同一客体只能产生一种形态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中医药学和西方医学采用的是不同的认识方法,与认识客体建立了不同的耦合关系,认识客体即向他们分别展示了不同的特性和规律,因而形成了两个有本质差别的关于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中医药研究的对象是人而非疾病,其理论形成的基础并非物质性质的人体,而是做为生命整体的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5、。中医强调的“天人相应,脏腑相关,生克制化,辨证论治、燮理阴阳”等,均以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思想来研究人的生命状态。钱学森先生于1988年在《中医通讯》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我们真正理解了,总结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现代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革命”。中医和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差别主要在哲学层面,东西方哲学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医和西医在认知生命领域的差异。《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博士于1984年在世界第17届内科学术讨论会上指出:“屮医和西医在技术上结合比较容易,但要使两种医学哲学取得统一,恐怕是极为困难的”。这种

6、认识的差异主要源自东西方哲学在时空关系选择上的不同。时间和空间为物质存在外部联系的两个基本环节,虽然不可分割,但各有其独立意义。空间的特点是广延和并存;时间的特点是持续和变异。时空概念构成一切认识的基础和出发点,直接决定着描述万物的整体框架。因此,科学认识上的任何一次比较重大的革命,都需要有时空概念的相应调整或改变作基础。在人类的认识上,主要有两大类时空选择:一类是广义物理时空选择,为酋方人的主要传统;另一类是广义生命选择,为中国人的主要传统。西方的认识传统以空间为主,时间为辅,空间统摄时间;中国的认识传统以时间为主,空间为

7、辅,时间统摄空间。这两类时空选择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主体与客体的耦合关系,由此形成了川国和西方两个不同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体系。中国传统的泛生命观促进了重时间的思维偏向:重时间的思维偏向又使中国的整体观得以牢固存在,并不断深化不断丰富。时间只能共亨,不能切割、占有;时间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偏重时间性的思考会自然地倾向于同一和统一,倾向于天人、主客的融合。在价值上,合人与天为一个整体作尺度,主张万物共存共荣,洋溢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认识上,侧重研究事物的功能关系和演化,强调整体为局部的本根和统领,个体对群体的义务和责任。喜重整体观察,擅长

8、内省、体验和意象思维。关注生命现象,并把生命概念普遍推广。这样的思维方式和rti此而形成的基本观念,决定了中国人创建医学和认识其它事物时,注重研究的是世界和万物的生成、演化和持续,而不是其物质构成和空间屮的展开。因此,屮医则重视人体的时I'可结构和依据系统的整体以应功能构建的藏象经络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