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国学素养促进专业提升”专题培训体会

“汲取国学素养促进专业提升”专题培训体会

ID:31660774

大小:53.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6

“汲取国学素养促进专业提升”专题培训体会_第1页
“汲取国学素养促进专业提升”专题培训体会_第2页
“汲取国学素养促进专业提升”专题培训体会_第3页
“汲取国学素养促进专业提升”专题培训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汲取国学素养促进专业提升”专题培训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汲取国学素养促进专业提升”专题培训体会5月21日,长江东路小学举行了一场“汲取国学素养促进专业提升”的主题培训活动。这次活动由陕西师大文学院刘银昌副教授主讲,他侃侃而谈,将《易经》中蕴含的教育理念诠释得非常到位。刘教授的一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他着重从《易经》这本书中来提取教育理论,并重点阐述教育与乾坤法则的关系,提出了独特的“因性施教”理论,并用曾国藩先生的教育智慧来印证自己所讲内容。我个人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学范畴认识得更为深刻。从刘教授那里,我们更明确了国学概念之广泛。在中国文学史上,各类书籍一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每类都有自己的代表著作,例如:'

2、'四书五经”属于经类,《清史稿》属于史类,诸子百家的著作属于子类,作家作品集属于集类等等。不管是哪一类的书籍,“运用之妙,存乎于心”对同样的内容,每个人的领悟也都不会一样。《易经》是大道之源,是五经之首。《易经》可以说是胸怀最广的书籍,它儒、释、道共尊,人与自然并重,也包含圣人致用之学,辞变象占,而且图文并茂。《易经》与教育的关系。刘教授从《易经》中提取出了许多与教育有关的经典语言,并引用《说文解字》《释名》《增韵》等来证明教与学的关系,从各个方面提取有关教育理论,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教育的内涵。教育与乾坤法则。乾坤法则应该是《易经》的专属,在这本书中,“乾坤”分别

3、是这样描述的:“乾”一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一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教授认为,“乾”属于终身学习型,“坤”属于仁爱包容型,这就是乾坤之德性。接下来,从明乾坤之理和乾坤原则两个方面详细阐述的教育理论让我大开眼界,总结言之,“乾”为开创,“坤”为执行。同时,自己也有一些想法。以前一直都是大众化的心理,认为“学会《诗经》会说话,学习《易经》会算卦”,今天看来,《易经》里面也包含了许多的教育理念。从他的分析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别样感受。刘教授如是说:“能够爱自己的孩子是个常人,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试着去爱别人的孩子,把自己的学生

4、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他同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它只是一个行业,不应该是我们拿自己的生命去拼搏,而更应该做的是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我们才能做更多的事情,为社会做出长久的贡献。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个想法,没有小家哪里还讲大家?上次参加演讲比赛,听着一个个选手在那诉说自己学校教师是多么地舍己为人,为了学校孩子,付出了许多的心血,病重到让人心疼也不愿离开学校、离开讲台,我心情很沉重,我敬佩他们,也被他们深深感动着。可是,仔细想想,这样一个个教师都去为学校、为社会做贡献了,自己的孩子怎么办?自己的家就不要了吗?我也见过好多个夫妻双方都是教师的家庭,他们大多数都是为工作忙碌

5、着,自己的孩子缺失了太多的爱,学习成绩也不好。舍小家为大家,忽略最亲的人去拼事业,真的未必是好事,我们真得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想清楚自己工作是为了什么。在刘教授讲曾国藩先生的教育智慧十二项的时候,说到“教书不二”,让我感受颇深。读书,许多人能做到;坚持读书,一部分人能做到;坚持每天读书,能做到的人就少之又少。我们都是普通人,很少有人能坚持每天读书,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也是如此,现在大多数时间都是为教学而读书,很少静下心来看一些东西。现在想想,真是该静下心读读书了,无论是教学、课堂管理、知识素养甚至写作能力都需要太大的提高了,是时候读读书了。这些体会只是个人之言,若有不当之

6、处还让大家海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