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3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ID:31663368

大小:56.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23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23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23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23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3例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宋文春戚蓿蓿江冬梅(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24000)【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采用胰陥素泵治疗的观察组(CSII)23例和采用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法的对照组(MSII)23例,比对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牛情况,CSII组均优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血糖,是目前胰岛素治疗

2、的有效方法。【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167-0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控制好血糖和预防、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是医牛和患者的目标。据英国联邦前瞻性糖尿病硏究表明,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1]。笔者对比观察了23例CSII和MSII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

3、分为2组,观察组(CSII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34.6±6.2)岁,病程(3.6±l・6)年,体重指数(BMI,23.2±4.1)kg/m2。对照组(MSII组)23例,势10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4±7.3)岁,病程(3.5±1.4)年,BMI(24.3±5.2)kg/m2。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接受糖尿病饮食,活动相对固定,无严重并发症,2组基础情况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o1.2方法:观察组使用美国[美敦力]胰

4、岛素泵,通过皮下埋置针头,24h持续输注基础剂量的诺和灵和三餐前追加剂量(追加量二每天总量×50%),临床医师根据血糖和病情调整胰岛素用量。对照组:每天3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R和唾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o2组患者均根据血糖结果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参考值成人为4.4〜7.Ommol/L,餐后2h血糖4.4〜10.0mmol/Lo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平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及血糖达标时的平均时间。1.3统计学方法:资料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比较采用X2检验,P<0.

5、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种方法均可有效地控制血糖,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快、更有效,口腆岛素应用剂量减少,低血糖发生几率下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x-±s)3•讨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的基本特征。持续高血糖可导致或加重B细胞功能损害。如何保护B细胞功能,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2],而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是导致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因素[3]。常规使用的胰岛素注射治疗存在着诸多不足,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索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而且

6、难以使24小吋血糖接近正常而又不出现低血糖。而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则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24h基础胰岛素输注可抑制肝糖生成,从而使夜间及两餐间的血糖平稳下降,每餐给予追加释放量胰岛素以控制餐后血糖高峰,因而更易获得稳定的血糖控制,而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低血糖变异性小⑷。本组资料显示CS1I控制血糖比MSII更快、更有效,且胰岛素应用剂量减少,低血糖发生几率下降。膜岛素泵的给药方式准确灵活,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但全面、细致、持续的观察是确保胰岛素泵疗效的关键⑸。总之,糖尿病患者采用膜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快速、

7、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血糖。特别是对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⑹,尽早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解除高血糖毒性作用,恢复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使血糖安全平稳达标,对膜岛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参考文献[1]UKProspectiveDiabetesStudy(UKPDS)Group」ntensivebloodglucosecontrolwithsulphonylurcasorinsulincomparedwithconventionaltreatmentandriskofcomplicationinpatien

8、twithtype2diabetes[J].Lancet,1998,352(10):837一853⑵何东初,程艳慧,丁晓娟.糖脉平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8,22(5):12-14.[3]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