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中药探究中应用

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中药探究中应用

ID:31663974

大小:58.7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6

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中药探究中应用_第1页
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中药探究中应用_第2页
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中药探究中应用_第3页
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中药探究中应用_第4页
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中药探究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中药探究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Cocktail探针药物法在中药探究中应用关键词:探针药物;Cocktail法;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中药;综述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110-03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Breimer和Schellens等[1]就首次提出同时使用多个探针药物(Cocktail法)来评价多个细胞色素P450(CYP450)亚型酶的活性,并对其可行性和用途作了充分的阐述。目前Cocktail法主要用于西药的药物代谢研究,有关中草药对CYP450的影响作用的报道尚不多见,其在中

2、药的药物代谢研究方面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其应用价值和重要意义不容忽视。笔者现就国内外采用Cocktail法在中药代谢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1关于Cockta订探针药物法Cocktail法是指同时给予多种相对低剂量的探针药物,测定生物样本中每个探针药的代谢率或其他代谢分型指标,以获取多个代谢酶的表型信息,对于那些有多重代谢途径的剂量设计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多个代谢途径的信息可在单个试验过程中获得,真实地反映出药物对CYP450不同亚型代谢酶的影响,并将个体间影响降至最低,此

3、方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适合进行探针药物血清浓度的测定。2Cocktail探针药物法研究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由于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很难用一种或几种药效成分来说明其疗效的机制,而且中药在临床上常常是复方应用,更增加了疗效作用机制阐释的难度。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尝试以中药单一药效成分或药效部位或中成药复方等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CYP450的作用机制,以期解释中药在临床发挥疗效的机制以及配伍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提供依据。目前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中药单体药效成分对CYP450的影响;②单味

4、中药提取物对CYP450的影响;③从中药配伍药对和十八反、十九畏的角度进行CYP450的研究;④中成药(如中药注射液)对CYP450的影响。其中中药提取物、中药配伍和复方研究是关注的热点。2.1中药提取物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已有一些文献报道采用Cocktail法研究中药提取物或药效部位对CYP450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石氏等[2]考察了三七总皂昔对CYP450亚型CYP1A2和CYP3A4的影响,结果三七总皂昔探针药物咖啡因体外半衰期(19.24±2.37)min与对照组(25.15±2,02)min存

5、在统计学差异(P0.05),推测黄英水提液对CPY2E1、CYP3A4没有诱导或抑制作用。鲍氏等[6]通过体内比较咖啡因代谢率和体外蛋白印记法,分析了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CYP450的影响,体内、体外实验结果均显示,白花蛇舌草水提取物对CYP1A2没有抑制作用。2.2中药配伍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中药配伍是中药复方用药的关键,合理的配伍能够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奚氏等[7]利用探针药丙咪嗪对半夏、生姜配伍后的代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夏、生姜及半夏与生姜配伍组均可诱导CYP酶,而半夏与生姜配伍运用与单用半夏比较,发现配

6、伍能抵消半夏单用对CYP酶的抑制作用,可加速半夏毒性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可能具有消除不良反应的作用,为揭示相畏相杀配伍的科学内涵提供了依据。葛氏等[8]通过与乌头组比较,浙江不同产地的浙贝母配伍乌头(1+1)之后,对CYP2E1的活性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而对于CYP3A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浙贝母反乌头可能与诱导CYP1A2和/或CYP2E1这两种可激活前致癌物和前毒性物质的同工酶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抑制CYP3A4这一代谢药物酶有关,从而可能使乌头毒性物质代谢缓慢,在体内引起积蓄,进而可能导致机体中毒或产生不良反应

7、。翁氏等[9]研究了戊己丸9个不同配比方以及黄连、吴茱萸、白芍3个单味药对大鼠体内药物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CYP1A2酶活性的影响从高到低的次序为:8号方(黄连:吴茱萸:白芍=12:2:3)、9号方(黄连:吴茱萸:白芍=12:6:6)、7号方(黄连:吴茱萸:白芍=12:1:12)、6号方(黄连:吴茱萸:白芍=6:6:3)、1号方(黄连:吴茱萸:白芍=3:1:3)、2号方(黄连:吴茱萸:白芍=3:2:6)、4号方(黄连:吴茱萸:白芍=6:1:6)、3号方(黄连:吴茱萸:白芍=3:6:12)、5号方(黄连:吴茱萸:白

8、芍=6:2:12),结果提示,复方中黄连剂量与酶活性呈现正相关,小、中剂量水平的吴茱萸或白芍能增高CYP1A2酶活性,而高剂量吴茱萸或白芍对CYP1A2没有活性抑制作用。由此验证了戊己丸中中药配伍比例的不同可引起药效差异,说明配伍比例对临床药效的发挥和取舍有直接的影响。2.3中成药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刘氏等[10]使用3种C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