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鸽的饲养技术

乳鸽的饲养技术

ID:31665591

大小:59.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乳鸽的饲养技术_第1页
乳鸽的饲养技术_第2页
乳鸽的饲养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乳鸽的饲养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乳鸽的饲养技术刘裕作者简介:刘裕(197(f),男,汉,大专,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工作。肉鸽和鹤鹑均为特种经济禽类,饲养有相似之处。木文介绍乳鸽和雏鹤鹑的饲养技术要点。乳鸽系指岀壳后1个月内的幼鸽,按口龄可分为初生(7口龄前)、雏鸽(8~20FI龄)、乳鸽(2C30H龄)三个年龄段乳鸽依靠亲鸽嗦囊中的乳状食糜提供其牛长所需营养物质。1亲鸽的哺喂出壳3〜4h后,雏鸽就出现受喂行为,亲鸽即频频地用嘴对嘴的方式给乳鸽哺饲。亲鸽哺饲给乳鸽的食糜,第一周为纯液态,称为鸽乳,量很多;第2周的食糜呈浆粒伏,一半是鸽乳,另一半是经亲鸽嗦囊软化的谷粒或颗粒饲料;第3周开始,亲鸽哺饲的食物

2、基木都是粒料。4周龄以后,亲鸽不再哺饲,乳鸽开始独立采食。乳鸽每日获得的哺喂量以上午最多,其次是下午,中午最少,夜间极少哺喂。1.1哺饲的调教少数亲鸽不会哺饲,可人为地辅助。将乳鸽嘴轻轻放入亲鸽口中,重复数次后,亲鸽就能自行哺饲。1.2调整生长速度为了避免同窝2只乳鸽生长发育差异过大,可使发育较差的一只乳鸽靠近亲鸽,让亲鸽先对其哺饲;也可将几窝出壳H期相同的乳鸽按大小进行调整,重点护理发育较差的乳鸽;或对同窝中个体小的仔鸽每天人工补饲(包括人工乳)「2次。1.3调整并群若一窝只有一只乳鸽,应及吋调整并群,将其调整至日龄和生长发育相近的其他单雏或双雏窝内饲养,以免乳鸽接受

3、过量哺饲而致消化不良,也可促使停止哺饲的亲鸽提早产蛋。1.4乳鸽的离亲3周龄后对乳鸽进行一次分群,留下种用的优秀乳鸽,将其余乳鸽分出单独饲养肥育。应及吋将4周龄后的种用童鸽与亲鸽分开饲养,以促使亲鸽按吋产蛋。1.5适时调整饲料哺饲期内,最好给亲鸽饲喂小颗粒的或经浸泡并晾干的籽粒饲料。为了促进乳鸽对食糜的消化,可每天给1周龄后的乳鸽喂一些助消化的药物,如酵母片等。1.6加强保温、勤换垫料刚岀壳的乳鸽,体温调节能力较弱,适应性也差,容易患病或冻死。必须加强巢盆保暖和清洁,并保持干燥。如不及时清理巢盆、更换垫料,容易积聚粪便,致垫料受潮发臭,引起乳鸽感染疾病。2乳鸽的人工哺育

4、进行人工哺育可缩短亲鸽自然哺育乳鸽的时间,提前进入下一个繁殖期。2.1人工食糜随着乳鸽口龄渐增,其人工食糜的组成及食糜形态也应相应变化。用时须在配好的乳鸽食糜中加适量温开水,搅拌均匀。食糜形态随H龄而变,由流质状逐步过渡到稠状乳液,再到干湿糊状,最后呈水拌料状。1.2哺饲方法刚岀生的乳鸽宜用注射筒灌饲器。一人固定乳鸽,另一人将注射筒灌饲器的小软胶管缓慢插入鸽口腔。须防止胶管插入气管和损伤食管,推挤注射筒屮的食糜时动作要轻。分别于7时、11时、16时、21时进行哺饲,每次喂量不要太多。也可仿照亲鸽哺饲,让乳鸽逐步学会自己吸吮。4~10日龄的乳鸽,可用吸球灌饲器或塑瓶灌饲器

5、哺饲。10日龄以后乳鸽的填喂可用塑瓶灌饲器,或用吊桶灌饲器、脚踏灌饲机。日喂3次,吋间分别为7吋、14吋、21吋,每次喂量亦不可太饱。3童鸽的饲养技术童鸽是指30日龄辽月龄,开始独立牛活,准备留作繁殖用的幼鸽。3.1童鸽的选留选留符合品种特征、发育良好、体型外貌无缺陷、体重达到品种标准的乳鸡作为童鸽。应防止近亲配对,可建立系谱档案,记录亲代号及生产性能,留用童鸽的出生年月、性别、重量、足环号码、羽装特征等。1.2采食与饮水开始几天,童鸽的饲料种类、数量和饲喂时间应与亲鸽哺冇期一致,逐步训练童鸽自行啄食。应给童鸽喂细颗粒籽实,先将粒料浸泡于水中,而后晒干。刚离巢最初几天的

6、童鸽可能不会饮水,需将其嘴轻轻地放入饮水器内,让其学会饮水。3.3注意保温产后,亲鸽和雏鸽体质均较弱,应注意鸽舍保温,最初15〜20d应在有保温功能的育床上,必要时加热升温。酷暑时节应防暑降温,加强通风,防止中暑。要求童鸽舍地面保暖、干燥、清洁,铺设柔软、清洁的梨料,并要勤翻动和勤更换热料。雨天勿将鸽放进运动场,以防受雨淋。3.4童鸽换羽期50〜60d时开始第一次换羽,此期间童鸽的抵抗力下降。应供给优质饲料,增加一些能量饲料,如玉米、小麦和麻仁等,以增强童鸽的御寒能力。也可在饲料或保健砂中添加一些预防感冒、球虫及消化道疾病的药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