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

临床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

ID:31666876

大小:53.8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临床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_第1页
临床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_第2页
临床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对297例$25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住院期间健康宣教、临床护理、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经住院期间检测和出院后随访,297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控制在正常水平。结论减少盐摄入量、提高服药依从性等健康宣教和临床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高血压;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4)03

2、(a)-0127-03众所周知,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血压每升高20/10mmHg,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倍增[1]。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降低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高血压作为慢性病,降低血压不能是一时的成功,而是终生的坚持。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以探讨是否能使患者长期坚持

3、合理服药、生活及饮食,达到血压长期控制平稳的目的。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9月就诊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的297例高血压患者,年龄均>25岁,平均(46.50±20.67)岁,男性189例,女性108例,除外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者。1.2诊断标准按《中国血压测量指南》中高血压诊断的标准[2]:①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N140mmHg和(或)舒张压290mmHg;②2周内服用降压药物。1.3方法1.3.1培训及测量方法经过统一培训,参加试验的护理人员掌握《中国高血压防治

4、指南2010》内容,熟悉降压药物的种类、适应证、不良反应。测量方法:根据2012年加拿大高血压指南[3]指出,测量前排尿,并至少休息5min;测量前30min内不进食、不运动、不吸烟、不引用含咖啡因类饮料;测血压时取坐位,不说话,手臂有支撑(比如放在桌上),袖带放置在肘横纹上2〜3cm,高度和心脏水平一致;测量后要立即记录所有血压读数。1.3.2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的内容①坚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这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②饮食要清淡:嘱咐患者不宜吃得过咸,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尤其是动物脂肪;③心情要

5、舒畅:嘱咐患者心情开朗、乐观;④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嘱咐患者坚持锻炼,老年人以有氧运动为主,以此达到减轻体重、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紧张度、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下降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血中三酰甘油和血黏稠度降低;⑤定时测量血压:嘱咐患者每天测量血压2次,早晚各一次,如果有任何不适,如头痛、头昏、胸闷等随时测量,如果血压过低或过高及时就医。1.3随访方法治疗及护理前测量所有患者的血压,并记录数据。出院后医护人员通过电话联系或走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督促患者每日测量血压2次,随访时间12个月,记录患者每天测量血压值,

6、并以月为单位,分析患者出院后1〜12个月的血压平均值,并统计各年龄段患者的血压情况。1.4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