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探究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探究

ID:31669380

大小:66.1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6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探究_第1页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探究_第2页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探究_第3页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探究_第4页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效果试验探究摘要在宁南山区以冬小麦为供试材料,进行全膜覆土穴播试验,对其增温、保境效果以及生物学性状、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覆土后,提高了土壤增温保境效果,同时覆土能有效阻隔光线直接照射,避免增温过高,使增温效果满足在冬小麦适宜的温度范围之内,提高了作物群体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增产效果显著,增幅达到27.36%以上;覆膜不覆土,虽达到了抗旱保境作用,但由于地表温度过高,平均超过了27.5°C,使作物群体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减退,导致冬小麦早衰,灌浆时间缩短,出苗移位率超过13%以上,造成膜下生长的现象,群体结构参差不齐。关键词

2、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旱作雨养区中图分类号S5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7-0033-03全膜覆土穴播技术集全膜覆盖、膜上覆土、开穴播种、多茬种植为一体,是对传统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突出表现为"四改”:一改半膜覆盖为全膜覆盖,二改局部压膜为全膜覆土,三改人工放苗为自动出苗,四改年年换膜为一膜多季[1-2]o为了进一步明确全膜覆土穴播在宁夏旱地小麦等旱作密植作物上抗旱增产机理,集成创新和组装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特进行此试验,以期为旱作密植作物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设在原州区官

3、厅镇大堡试验场。基础条件较好、有代表性,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土壤为浅黑堺土,前茬为马铃薯。该地位于北纬35°59’393〃,东经106°12’179〃,海拔1820m,全年日照时数2311.6h,年平均气温6.5°C左右,$10工有效积温2550°C,无霜期145d,年平均降雨量450mm,年平均蒸发量1436.5mm,降雨分布不均,80%的降雨集中在7-9月,冬小麦生育期(返青至成熟期,3月至7月10日)降雨量163.8mmo供试小麦品种为陇原034。1.2试验设计试验按种植方法和轮作方式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全膜覆土(A)、全膜(B)、半

4、膜(C)、膜侧(D)、露地(CK)。小区面积32m2(8mX4m);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1.3试验实施9月28日播种,各处理施纯N192kg/hm2.P205192kg/hm2,7月10日收获。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处理实行全膜覆盖,膜面覆土0.5〜1.0cm;精量穴播,播深3〜5cm,穴株距12cm,穴行距18cm,穴数46.5万穴/hm2,每穴播种8〜12粒;播期比当地露地小麦推迟6〜10d[3-4]o传统覆膜穴播处理实行半膜覆盖,膜面隔压土带;精量穴播,播深3〜5cm,穴株距12cm,穴行距18cm,穴数46.5万穴/hm2,每穴播种8〜1

5、2粒;播期比当地露地小麦推迟6〜10d[5]o膜侧种植处理以60cm为1带,垄底宽30cm,垄高10cm,垄顶呈圆弧形,垄间距30cm,每垄两侧膜边各种植1行小麦;播量掌握为常规露地条播的80%左右;播期比当地露地小麦推迟3〜6do露地条播处理行距15cm,按当地适宜播期、最佳播量播种。留膜免耕多茬种植处理在前茬小麦收获后,护膜越冬[6]。2结果与分析2.1土壤含水量及土壤贮水量经过7-9月夏季土壤休闲期降雨入渗的补充,播期土壤含水量在较高位运行,为确保苗全、苗壮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为0〜60cm含水量都在18%以上,且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递增而

6、递减。同时,处理B保境效果明显。从播种至抽穗期(作物生育关键期),处理B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较处理C平均增加0.8个百分点和11.88mm,较CK平均增加0.84个百分点和12.73mm;随着冬小麦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贮水量总体为呈下降的趋势,对其在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表明,各处理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贮水量由髙到低顺序为:处理A>处理B>处理D>处理C>CK,处理A和处理B的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分别为12.47%、11.73%和167.34、160.04mm,两者相差0

7、.74个百分点和7.30mm,相对较接近;处理A较CK分别增加1.21个百分点和16.38mm,其他处理之间变化较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冬小麦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耗水量急剧增加,农田蒸散转变为以作物蒸腾为主,植株蒸腾占耗水量的90%以上,处理A与处理D冬小麦生物产量高,产生相对的叶面积蒸腾,耗水量随之增加,使得处理A和处理D0〜100cm土壤含水量和贮水量逐渐低于CK和其他处理,且CK低于处理B、C,总体为处理A2.2温度变化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5〜25cm土壤平均温度表现为:处理B>处理C>处理A>处理D>CK,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地温逐渐下降,

8、最高为地表温度,最低为25cmi层温度。播种至出苗期,处理B、C5〜10cm土层日平均温度较CK增加3.27°C,5〜25cm较CK增加2.63°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