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ID:31672353

大小:55.8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_第1页
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_第2页
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_第3页
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_第4页
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摘要】本文根据教学实践,论述要设计有效的问题,把握三个层面,从教学目标、设计动力、生成问题入手,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关键词】有效问题数学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71-02问题是开启思维的大门,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借助提问,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数学概念。但在实际教学屮,往往因为问题设计过多过繁,不但收效甚微,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如何设计冇效的数学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

2、要以教学日标为导向,关联新知和旧知,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其次,要以知识链条为动力,围绕知识的本质,设计核心问题;再次,要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抓住学情,设计随机性问题,相机提问。借助三个方面的有效引导,让学生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以教学冃标为导向,建构新旧知识关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对教材有一个宏观的建构,课堂提问就会随意游走,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设计问题的关键是要全面把握教材,并围绕教学目标引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深入数学本质,把握“问什么”的环节,将学生的新知和旧知有机关联起来,引导学生建构数

3、学概念的意义。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时,学生在三年级己经学习了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策略,也在四年级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用画图的方法来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并能通过画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策略教学,教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为了策略而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基于此,笔者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设计了如下提问环节:小狗有6只,小猫有4只,如何比较大小?想一想怎样才能最快速地表示出来?学牛经过讨论后,认为可以通过画出实物来表示,也有学生认为可以用画圆圈来表示(如图1)。

4、笔者根据学生画出的图追问: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方法更简单?回看这两幅图,你认识到什么?如果冇320只小鸟,冇231只兔子,怎么表示比较简单?在一系列问题设计中,学生认识到采用实物画图法比较复杂,而采用画圆圈来表示则较为直观并简单,由此引发探究热情。这样,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发现画图策略可以运用在实际问题中,由此对画图策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上教学,教师围绕教材目标,并结合学生的学情,设计了有效的问题,其冃的是让学生建构新知和旧知的关联,进一步引领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找到已知条件的解决策略,为画图策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进而激发了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

5、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二、以知识链条为动力,设计核心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安排的知识结构是自成体系,并非杂乱无章的。教师要抓住知识的链条,设计有效的核心问题,既能够以一当十,又能够让学生按图索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所在,从而让数学问题从混沌变为清晰。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时,笔者先出示习题:要将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设计本习题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运用替换策略来解决问题。为此,笔者分析后认为,要让学生把握问题的核心,首先耍帮助学生回顾

6、解决问题的基本条件,将思路放在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上,从题目中寻找基本的数量关系;其次,学生开始思考运用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从问题的内部矛盾中寻找解决方案,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为此,笔者围绕这一核心,设计了以下问题,构建知识链条:第一个问题,先帮助学生梳理数量关系:小杯和大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用这个关系来解决问题吗?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牛从解决策略入手,寻找合适的思维路径:想一想,如果将()个()杯替换成()个()杯,相当于()个()杯装()毫升?根据这三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讨论后认为,找到小杯和大杯之间的关系是解

7、决问题的关键。由此,学生积极探寻两者的关系:小杯是大杯的[13],也就是说,大杯是小杯的3倍。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学生寻根溯源,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即将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这样就相当于720毫升的果汁需要装9个小杯,进而求出小杯的容量。接着再根据小杯与大杯的关系,求出大杯的容量。以上教学,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循序渐进的问题链条,并以问题链条为动力,层层递进,步步引领,帮助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关联新旧知识,从旧知屮建立新知关联,有效激活思维,从而顺利找到有效的思维路径,让思维从混沌逐渐走向清晰,促进学牛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本质。三、以生成问题为契机,

8、设计随机性问题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思维的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