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钠的性质及其用途”的教学设计

关于“钠的性质及其用途”的教学设计

ID:31675377

大小:56.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关于“钠的性质及其用途”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关于“钠的性质及其用途”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关于“钠的性质及其用途”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关于“钠的性质及其用途”的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钠的性质及其用途”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钠的性质及其用途”的教学设计——尝试以“实验组”整合教学素材O陈方强(南部县东坝中学南部637300)有关《钠的性质及其用途》的教学内容,多少年来无论中学化学教材几度推陈出新,但作为活泼金属元素的典型代表,其在教材和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却几乎不变。也许许多老师对这种传统内容烂熟于心,教学模式也似乎成了千佛一面。如何在传统中寻求突破,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所承载的任务?下面,我将自己的设计写出来与同行交流,希望得到行家里手的不吝指点。一、设计思想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边讲边实验是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手段,以大量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并冠以“探究”之名,但是“照

2、方抓药”的学牛实验并不能激发学牛化学思维的活跃,化学实验的教育价值不能得到有效体现和开发。我在进行“钠的性质及其用途”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依然釆用边讲边实验的方式,进行尝试探索,努力以“实验组”的形式优化组合实验资源。在实验设计中,注重探究“为什么做实验”、“怎么做实验”,把实验探究的过程真正还给学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而“实验组”设计的目的正在于:引导学生在实验比较中认识矛盾、解决矛盾,通过对比认识反应体系的差异,通过整合让学牛对具体物质性质实现由实验的认知到理论的认知、由定性的认知到定量的认知、由个别的认知到一般的认知。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牛认识金属

3、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维,认识化学实验的功能。通过实验、观察、推断等步骤描述并总结钠的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牛在实验中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已有认识和实验结果的矛盾中,实现认知的突破,收获、交流、分享实验探究的乐趣。三、教学主要过程1、实验组设计I: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钠的保存、白磷的保存。[教师]:观察钠的保存,你看到了什么?由此能推测断岀钠的哪些性质?[生1]:钠在常温下是固体,保存在煤油中,说明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生2]:钠沉在底下,说明密度比煤油大。另外,钠需要特殊保护,说明钠应该特别容易和空气或氧

4、气反应。教师板书记录学生描述的性质,启发提问:把钠保存在煤油中,这种方法我们叫做“液封”。我们见过类似的“液封”现象吗?常用的“液封”试剂是什么?[学生]:白磷、液澳。我们常用水作为“液封”齐聽教师展示:白磷的保存。[生3]:钠的保存还能说明钠可能与水反应,不与煤油反应。设计意图:钠的保存和白磷的保存构成一个实验组,在实验比较中,学生认识了“液封”的功用和液封剂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在新事物和原有认识冲突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并有理有据地推测出钠的性质,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2、实验组设计II:钠和氧气、氯气的反应[教师]:既然钠可能和空气发生反应,那么我们现在看

5、到的钠恐怕不是其真面目。我们可以取出来看看。怎么取?怎么看?钠表面的煤油如何处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筐中的仪器,思考实验的操作。[总结]:用银子取,用滤纸吸,用小刀切,放回原瓶。设计意图:取用钠是一个较新的实验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处理药品。这是培养实验素养的绝佳机会,同吋使得实验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动手”与“动脑”的思维过程。[教师]:你看到了什么?由此能推测出钠的哪些性质?[生1]:钠表面有银色光泽,渐渐变暗。[生2]:金属钠能用小刀切开,说明其质地比较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所述。讲授:这和我们之前推测的性质是一致的,金属钠在常温下就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钠:4Na

6、+O2=2Na2O(^温)。[教师]:钠和氧气加热时,其反应情况又如何呢?我们选用什么样的仪器来进行实验呢?[学生]:蒸发皿、石棉网、堆埸、试管……[教师:h同学们说得好。这些仪器都可以用于固体和氧气的加热反应。今天老师用了一根双通的试管进行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提问: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将双通试管略倾斜,这是为什么?[学生]:使空气更好地流通。[教师]: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由此能推测岀钠的哪些性质?[学生]:钠燃烧有黃色火焰,熔成银色小球,有白烟,生成淡黃色固体。[教师写出化学方程式:2Na+O2=Na2O2,(高温),分析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7、设计意图:对比不同条件下实验设计的差异,实验仪器的选择需要根据药品状态特点及实验要求进行选择,关注实验细节对实验成败的影响(通过倾斜双通试管使空气充分对流)。尽管这是一个演示实验,但在实验讨论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动脑”状态,思维活跃,体会到了亲历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师钠和非金属氧气在常温下和高温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钠和氯气在常温下能否发生反应?演示实验:将钠在置于氯气瓶口的铁丝网上摩擦,掉下的钠粒在氯气中发出火光。[学生]:钠和氯气在常温下能反应,说明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设计中,一个实验表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