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

ID:31676495

大小:55.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_第1页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_第2页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_第3页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探究【摘要】教师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思维角度,从而根据高中学生的思维开发特点和批判性思维的特征,有效的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训练,才能更好的展现物理教学体系。【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随着高中生年纪的增长和知识的逐步加深,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逐渐成熟,在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表现的尤为明显。学生通常喜欢用批判的眼光观察周边的事情,喜欢事物的寻求究竟,并不局限于教科书的内容和书本上原有结论。高中生之所以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会出现公式化、教条化的错误,归结于高中生对事物不成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此文根据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新课

2、实施的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几点操作方法。1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从高中物理教学抓起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是不能正确理解物理的概念、定律以及不能使其系统化。物理概念是人们在脑中所反映出来的客观性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形式,是观察、实验和物理思维的最终产物。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运动中各种因素的根本联系,它是通过观察实验、物理思维和数学推理的最终产物。显而易见,物理思维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抽象的概括而形成的。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关于物理的经验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并不是完全一无所知的。但这些经验知识并不是全部正确的,许多经验都只是片面的,

3、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比方说,学生会觉得摩擦力对于物体运动总是起到阻碍作用的,重的物体下降速度远远快于轻的物体等等,这些经验都会严重的干扰了正确的去理解物理概念。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消除这一系列的障碍,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在物理的学习过程里面,我们会接触很多的公式,从表面上看它们似乎是“独立的”没有关联性的。公式多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因为他们无法分清这些公式的异同之处。能够将物理知识系统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的方式。当系统化的物理知识在学生脑中根深蒂固以后,更多的公式就只剩下几个核心的公式了,其余的都可通过核心公式进行推导而得。例如,高中力学方面的知识是能量守恒和动量定律所推导的。学生在

4、学习的过程中应当不停思考物理知识的起源以及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能够消除概念障碍,做到使知识系统化。利用对形成过程的反思,以便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对于知识系统化有利。需要有意识的在物理教学上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因为这个过程是批判性思维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智力技能的关键。2发展高中物理教育的批判性思维性教学策略2.1利用提问的方式,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培训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构建概念的含义,学生与未知世界的连接中介是教师的提问。3C模型是应用批判性思维形成概念的模式。3C模式是指:内容,批判性思维技能概念。将内容、概念和批判性思维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在一起称为3Co学

5、生在内容方面的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练习,制定一个概念框架。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组建基本内容的规则和概念,还能够培养抽象的心智技能。它是为了帮助学生对内容了解的一组特殊的心理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提问或超出固定的思维模式。2.2通过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尝试训练将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综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取合适的研究课题,从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所着重注意的是对所学知识、经验的可靠程度和对于合理的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探索。比方说,在研究摩擦力作用问

6、题的时候,让学生对于摩擦力作功的情况进行思考,再对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情况做出进一步的思考。在研究碰撞问题的时候,需要让学生研究碰撞产生的原因、规律、类型,以及怎样从给定的碰撞中选出现实的碰撞情况和具有怎样选择标准。在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中,探索知识经验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逐渐指引学生能够用挑剔的眼光去分析审查合并或重组知识,进行自我批判式的提问寻找缺点,自觉的调整思维,做到思维批判性的体现方式。学生通过批判能够加深对知识正确性的认知,能够真正的增强批判精神的了解。总之,国外如今对于批判性思维的教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为批判性思维课程独立开展,另一种是与单科教育相互结合。倘若我们开展独立的批判

7、性思维课程,不光是学生的负担,也使学校的教学压力增大,与实行的教育减负互相冲突。所以,应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渗透,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参考文献:[1]刘德儒•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和内涵[M].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0(1)[2]朱铁成•物理思维的批判性、范畴及其培养[J].物理教师,2004(2)[3]王冬明,陈彦国•试论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形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20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