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农机发展思路探析

关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农机发展思路探析

ID:31677954

大小:55.7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关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农机发展思路探析_第1页
关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农机发展思路探析_第2页
关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农机发展思路探析_第3页
关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农机发展思路探析_第4页
关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农机发展思路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农机发展思路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山区及丘陵地带农机发展思路探析【摘要】主要探讨了山区与丘陵地带农业机械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为同等条件下推动农业机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关键词】山区与丘陵地带农机;制约因素;发展措施【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32-01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福建省地形以山区与丘陵为主,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大型机械具的推广较为有限,而山区与丘陵地带受地形和农民收入等因素的限制,小型实用的农机具推广也一直举步维艰。近年来,从中央到地

2、方都加大了农民购置农机具资金补贴力度。我省也加大农机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引导农民使用各类农机具,山区与丘陵地带农机使用率逐年提高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与全国的农机使用率相比差距较大。地理条件等限制只是表面现象,主要一是农民对农业机械为农业增产增收、减轻劳动强度和节约生产成本的认识不足;二是由于山区农民收入普遍不高;三是传统的耕作方式在一些地方还很普遍;四是政府对机械化的宣传力度不够;五是当地农机部门工作还不是很到位;六是农民对经济实用的小型农机具的购买热度不高。山区与丘陵地带农业的主要特征,一是山区与丘陵地带耕地没

3、有机具进入田间的专用道路;二是山区与丘陵地带耕地连片面积较小,且土壤肥力较薄,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生产能力低;三是山区与丘陵地带农作物布局较为广泛,有林果、蔬菜、中药、粮食等多种作物,其中粮食作物又包含水稻、玉米、豆类等种类;四是山区与丘陵地带耕地多数为旱地,水利条件较差特别是粮食作物仍然是靠天吃饭;五是山区与丘陵地带农业规模化程度较低,地块零散,多数村在土地承包时按地力状况进行分地,每户家庭的地不连片,不集中,被分散到许多地方,为土地流转造成了困难。以上的耕作地特征都为农机化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近年来,党和国家高

4、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特别是国家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极大地激发农机生产企业的生产热情,积极开发各种适用于山区与丘陵地带的农机具,也提升了农民对农机的购买能力。我省通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机具也让农民从中受益,如水稻插秧机在我省的广泛应用,为了使广大农民掌握水稻插秧机的应用技术,确保质量,各县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村、田间地头,有针对性的采取现场会、技术讲座、播放录像、发放技术资料、操作挂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保证了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不

5、仅提升了山区与丘陵地带的农机化水平也为山区与丘陵地带农业的发展,农业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O二、采取的措施1、加大机械化耕作的宣传力度和示范作用。让农民认识到实用农机具与传统的牛耕、人工劳作相比效率大为提高,节约生产成本。2、补贴政策对山区与丘陵地带给予一定的支持。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是我国农机购机补贴的基本要求,但我省大部分地区大型机具的应用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于当地的情况不适应,国家对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可根据各地实际作适当调整,因根据各地农机部门调查研究的结果,通过申报确定补贴机具目录,同时根据各个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

6、要适当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额度,在最大范围内满足农民在购买机具中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加速山区与丘陵地带的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让山区与丘陵地带的农民享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3、因地制宜推广实用的农机具。农机管理部门因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本地农机发展的农机具,在本地示范先进的农业耕作方式,同时利用国家农机购机补贴的政策,提出适合本地的补贴机具,引导农民购买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的利益。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山区与丘陵地带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水利、灌溉等农业基础

7、设施落后、道路条件差,致使农业机械在村组合田间移动不便,有的根本无法行走。对贫困山区与丘陵地带的乡村公路,水渠网路,田土改造等要进行重点建设和完善,在山区与丘陵地带营造一个适合中小型农业机械作业的条件。这样,子孙万代受益,也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机作业的安全系数和机动性,能充分发挥农机应有的效力,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贫困山区与丘陵地带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5、扶持农机专业经营合作组织。山区与丘陵地带经济基础差,农民人均收入低,农机购买能力不足,各地应加强农机作业组织创新,推动和现实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基层农机服务组织

8、的发展,仅靠农民自发的力量和市场的导向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机械化作业示范基地,营造良好的农机发展平台,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职能部门的引导下,组建以村"两委”牵头的农机作业协会(或服务队),或者以农机大户组成的联合服务体等多种形式的基层服务网络。推动当地的农机化服务水平。也可鼓励当地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