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包块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观察

乳腺增生包块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观察

ID:31678903

大小:53.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乳腺增生包块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观察_第1页
乳腺增生包块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观察_第2页
乳腺增生包块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乳腺增生包块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乳腺增生包块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治疗乳腺增生包块合并2型糖尿病的合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配合治疗乳腺增生包块的药物,对比分析乳房彩超在治疗前后的血流积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糖尿病联合治疗乳腺增生包块的治疗措施,可以使乳腺增生包块血流积分降低,与单纯治疗2型糖尿病相比,有更明显的效果,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同时治疗乳腺增生,可起到协同作用,有助于两种疾病的同时恢复。关键词:乳腺增生包块;糖尿病;血流积分;治疗效果乳腺增生包块是乳腺组织和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与复旧不全,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其增生包块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更

2、明显,因为乳腺增生形成的包块与乳腺癌的关系至今还不肯定,但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加重乳腺增生的病变,所以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有研究表明,诱发糖尿病进一步恶化的最危险因素是脂肪而不是糖,脂代谢障碍有可能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原发性病理生理变化[1],而高脂血症是乳腺增生癌变的危险因素[2]。因此,如果能在增生阶段找到理想的防治方案,则对乳腺癌的一级预防有现实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2年12月经门诊或收入院后最终确诊为2型糖尿病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基础治疗组29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44.8±6.5)岁;平均病程(1.

3、95±0.68)年。联合治疗组29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2.60±6.3)岁;平均病程(1.89±0.62)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体重、常见症状与体征、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制定[2]。胰岛素抵抗的诊断参照李秀钧主编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3]中提出的胰岛素抵抗诊断标准。乳腺增生诊断标准《2002年中医外科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8次会议通过的乳腺病诊断参考标准》[4]。1.3方法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即控制饮食,

4、适度运动,二甲双肌肠溶片0.5g,口服,3次/d,参英降糖颗粒(药物组成:人参、黄英、地黄、麦冬、枸杞子、五味子、山药、茯苓等。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075)l.Og,3次/d,餐前口服。联合治疗组加三苯氧胺(西安杨子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HZ20063012,10mg*60)20mg,1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1.4仪器菲利浦乳腺高频彩超(型号AU22)1.5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乳房彩超血流积分评估。1级: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3分;2级:少量血流,可见1〜2处点状血流或细短棒状血管,6分;3级:中等血流,可见3〜4个点状血

5、管或一个较长的血管,其长度可接近或超过肿块半径,9分;4级:多量血流,可见5个以上点状血管或2个较长的血管。乳腺癌病变周围的血流常明显增多,流向不规则,病变周围和内部常可见粗大的条状血流显示,肿块内的血管走行弯曲,可从肿瘤外周插入肿块,12分。1.6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数据,单因素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均数土标准差(x±s)描述,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分组资料的秩和检验。P为双侧检验,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