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探究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探究

ID:31679038

大小:81.86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17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探究_第1页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探究_第2页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探究_第3页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探究_第4页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探究[摘要]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对土壤氮、磷和钾元素的影响。方法:对文山州马白、马塘、古木和盘龙4个三七道地产区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总氮、磷、钾和有效氮、磷钾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土壤全氮、磷和速效氮、磷含量变化均表现为间隔5年土〉连作土〉新土;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除全氮含量无显著季度变化外,其他三者均呈倒“V”型,含量峰值出现于2010年4月;土壤全钾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但速效钾含量变化表现为新土〉连作土〉间隔5年土,季度变化规律与速效氮、磷一致;4个监测

2、地3种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全氮、磷、钾及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均不同。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其他2种元素无显著相关性。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速效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0.4:2.4,1:0.4:1.4,1:0.4:2.0。结论:连作造成了三七种植土壤磷素的相对富集和钾素的相对亏缺,进而造成的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衡为产生连作障碍的诱因之一。加强三七种植土壤氮、磷、钾最佳比例研究,从而进行配方施肥为消减连作障碍重要手段。[关键词]三七;连作;氮;磷;钾;平衡施肥三七是宿根植物,忌地性极强,连作障碍严重。但受三

3、七市场供需矛盾及适宜种植地区所限,三七道地产区文山州三七连作面积已高达15%[1]。三七属人参属植物,该属作物连作障碍存在3方面原因:即土壤微生物引起的病害、根际化感作用和土壤营养不足[2]。土壤养分障碍主要是由于作物对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偏好吸收,造成土壤中该养分的相对亏缺及其他元素的相对富集,加之农民缺乏平衡施肥技巧,耕作时未能及时补充缺失养分,受制于最小养分律,植株生长不良。如简再友等[3]在三七3年连作土中发现,连作造成土壤多种元素失衡,而通过平衡施肥的方式可显著缓解三七连作障碍问题[4]。从养分平衡角度解决连作障碍的关键问题是对七

4、园进行配方施肥,而探明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养分背景值及变化规律是配方施肥之关键技术。但目前关于三七养分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养分吸收、分配规律及养分效应等方面。不同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变化鲜有研究。为了从养分平衡角度探究三七连作障碍解决途径,为七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对文山州的古木、马塘、盘龙和马白4个道地产区进行定位监测,研究不同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磷、钾3种元素的动态变化。本课题的展开对深入揭示三七连作障碍机制及建立消减措施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1材料1.1定位监测点布置2008年12月,根据三七生长的不同环境类型,在夜潮性土壤类

5、型区域的文山县古木镇莲花塘村、马关县马白镇马鞍山村和干旱土壤类型区域的文山县马塘镇侬人河村、文山三七研究院砚山试验场(盘龙乡)建立了4个动态定位监测点,每个定位监测点均在同一三七棚内采用换土方式,设置了新土、间隔5年、间隔0年(连作)种植3个处理,每处理试验面积6.5m2o各处理间用油毛毡分隔。三七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管理,其中二年生三七在种植时基施钙镁磷肥1500kg•hm-2,并从5月至10月,每月追施1次复合肥[15-15-15CS)],施用量为225kg-hm-2;三年生三七从4月至8月,每月追施1次复合肥[15-15-15(S)],

6、施用量为300kg•hm-2o1.2样品采集2009年7月20日至2011年1月20日,每3个月分别采集古木、马白、马塘和盘龙4个定位监测区的三七土壤。取0〜15cm土层,去除表层覆盖物,每小区均采用5点法进行采样,样品混合后以四分法取舍,装入袋中。土壤样品在自然条件下阴干至恒重,磨碎后分别过20目和100目筛备用。2方法检测指标包括土壤总氮、磷、钾和有效氮、磷、钾。土壤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吸收法;土壤全磷采用氢氧化钠熔融后钮错抗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效磷测定采用0.5mol-L-1碳酸氢钠浸提后钳舖抗比色法;土壤全钾采

7、用氢氧化钠熔融后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速效钾采用1mol・L-1中性醋酸鞍提取后用火焰光度法测定[5]。3结果与分析3.1不同间隔年限三七种植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特征见表lo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全氮含量表现为间隔5年土〉新土二连作土。新土总氮质量分数为0.11%〜0.14%,平均为0.12%;间隔5年土为0.14%〜0.16%,平均为0.15%;连作土为0.11%〜0.13%,平均为0.12%。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全氮含量分别比新土高24%,0o说明增加种植间隔年限对土壤全氮具有富集作用。3种间隔种植模式下土

8、壤全氮均无显著季度变化。不同间隔年限下不同种植地点的土壤全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新土含量依次为马白〉古木〉马塘〉盘龙,分别为平均水平的118%,106%,100%,76%;间隔5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