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探索

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探索

ID:31680057

大小:62.4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7

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探索_第1页
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探索_第2页
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探索_第3页
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探索_第4页
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探索摘要:自2014年以来,我国迎来了国家级新区设立的高潮,陕西西咸、贵州贵安、青岛西海岸等国家级新区相继获得国务院批复设立。截至2016年6月,我国已经设有18个国家级新区。为使国家级新区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新格局的重要支撑,必须要打破传统模式,避免陷入传统园区型经济出现的重复建设与同质竞争等困境。基于此,文章总结归纳了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具体路径,进而探索性地提出了助推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国家级新区;发展路径;增长极;试验田一、引言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成为国务院第一个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新区。此后随着国

2、家战略的推进,国家级新区陆续获批,截至2016年6月,我国共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新区。依托国家赋予的高规格管理权限,I韦I绕国家制定的战略定位,国家级新区取得了巨大发展。作为示范性的区域经济平台,国家级新区对所在城市的经济贡献力逐年提高;作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引领区,国家级新区在经济圈内带动作用明显,与周边省市形成了产业、资源等良好互动;作为政策和机制的实验区,以浦东、滨海为代表的国家级新区已经先行先试并推广了多项改革举措。当前,国家级新区所处环境已发牛变化。首先,国家级新区的特殊性相对下降。2014年〜2016年国务院共批复了12个国家级新区,进入

3、密集批复和设立阶段,今后更多地区级新区将为这一头衔展开博弈。其次,国家级新区战略定位逐步转变。相对于早期批复新区,新批复国家级新区更加凸显区域战略,英将成为构建中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最后,国家级新区自身发展有待突破。国家级新区肩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革探索三大重任,应打破传统模式,避免陷入园区型经济出现的圈地、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等困境。基于此,深入研究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国家级新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国家级新区的设立背景与历史使命国家级新区是指其设立与开发建设体现国家意志和战略,由国家确

4、定区域发展定位和目标,并可享受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的区域。国家级新区木质上可归属于产业新城,但其在建设背景、建设规模、战略使命等方面具显著区别,是产业新城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目前,国务院己批复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浙江舟山等18个国家级新区,它们散点式地分布在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的各个区域。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区域经济的新战略,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其背景也决定了新区肩负的使命。具体而言:产业示范方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影响持续加深,促使产业跨界融合趋势加强。因此国家级新区在设立之初便被赋予了产业先行区的战略使命。

5、通过在新区建设、对外开放、产业发展、税收和项目审批上给予比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甚至沿海开放城市更加优惠税收、土地、通关等政策,国家级新区将着力构建具备系统性和引领性的产业体系,集聚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最终将推动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城市发展方面,国家级新区往往位于或邻近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示范平台。在城市自身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城市原有范围内人口、空间、产业等方面逐渐饱和,建设新城区成为了为城市人口和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以及相应的设施,维持其增长持续性的必要手段。因此,国家级新区的成立,将带来巨大的“磁场效应”,为区域

6、中心城市将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新区建设将带动基础设施完善,进一步促进招商引、推动相关改革,最终将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为区域中心城市新的经济引擎,强化区域增长极作用。区域发展方面,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统筹协调各地发展将是大势所趋。因此,国家级新区作为多项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相互叠加的区域,无疑肩负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通过全面开发开放和改革实践,促使其所在经济板块的产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有效流动、市场完善统一,将推动城市群产业转移及优化升级,使区域经济布局更为合理,发展更为协调。改革创新方面,当前我国亟需推进经济、社会等

7、全方位改革,借助某些特定区域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进而探索并推广经济、社会等方面机制、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已经成为推动改革的主要手段。18个国家新区中,浦东、滨海、两江等属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其余新区则侧重于专项领域改革探索。通过先试先行,国家级新区将逐步探索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方式,明确改革方向并提供可行操作方案,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完善地方与中央的协调机制实现上下联动,最终保证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与改革的总体方向一致,实现引领区域综合改革的目的。三、国家级新区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于传统的园区型经济来说,产业方向与结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各个园区在功

8、能定位、产业方向、政策设计等方面有趋同的现象。例如以扩大出口贸易、引进外资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开发区和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