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机械制图课教学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机械制图课教学

ID:31680984

大小:55.1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机械制图课教学_第1页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机械制图课教学_第2页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机械制图课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机械制图课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合理运用电教手段,优化机械制图课教学李金波隋晓敏山东寿光工贸职业中专262718电化教学是教学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目前在我国各类学校中正在迅速发展,如何发扬电教之长,补传统教学之短,用电教手段改革制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广大制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电化教学在制图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电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中有以下一些重要作用:1.培养和发展学牛的空间想象能力。机械制图这门课以正投影原理为理论基础,主要讲述空间几何元素点、线、面、体的投影规律、投影特性、几何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画图之间互相转换的思维活动,应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

2、能力,那么怎样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牛的空间想象能力呢?电化教学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我在教学中充分应用模型、投影、实物相结合的直观性教学,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通过思考、分析、积累上升到理性认识,对概念、规律上升到理解性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三视图的形成及三投影面的展开时,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它把三视图的形成、展开以动画的形式完美地展示出来,直观形象,浅显易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是木章最抽象、学牛最难理解的地方,用传统教学方法学牛很难理解,但3DSMAX就能很方便地做到这一点。当我用鼠标点击“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这一选项时,屏幕

3、上出现了圆柱与圆锥正交的三维实休,接着看到一平面缓缓移动截向三维实体,随即平面的上面一部分向上移开,在平面和下面一部分重合的边缘以鲜红的颜色出现在屏幕上,并且要确定的特殊点也出现在屏幕上,使同学们一目了然。2.精减学时,提高教学效率。由于电化教学能使教学内容具有分解、叠加、运动的功能,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讲课中教具演示和画黑板图的时间。实践还证明,随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使精讲多练的原则得以贯彻,教师面对学生的辅导时间可相应增加,从而给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条件。在机械制图课的教学过程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图。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常常需要在黑板上作大量的图,耗费了大量的课堂吋间,致使一节课新授的知识很少

4、,而口教师自身也感到很累,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后,效果明显提高了。特别是在讲解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的各种教学环节中,应尽量地采用电教手段,这样讲课的节奏更加紧凑,课堂容量增加的同吋既免去了写之劳苦,又有更多的时间花在双边交流上,人人提高了教学效率。3•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学生学习本课程所需的结构、工艺方面的感性认识根本无法通过课堂讲解获得,即使是费吋费力地组织参观工厂,也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而电化教学不受吋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4.加强对比教学,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对比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比,教学目标直观明了,同学

5、们掌握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能分类、分层次掌握,印象深刻。点、线、面的投影在制图教学中可谓是最基础的内容,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教学。讲解这部分吋,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把三维立体空间建立了起来。讲直线的投影吋,把直线放入三维立体空间中分析,很容易得出各种空间直线的概念;然后把直线向三维投影面体系上投影后再展开,应用不同的颜色把视图中的特征视图标出,引导同学们思考对比分析,也较容易得出三种空间直线的投影特性;最后把三种位置直线的七种投影全部投出,对比它们的不同点,即得到了三种位置直线的判定方法。(1)两面投影为斜线一定为一般位置直线;(2)两面投影中只有一面投影为斜线,一定为

6、投影面平行线;(3)两面投影中一面为点,一定为投影面垂直线;(4)两面投影为平行于同一坐标轴的直线,一定为投影面垂直线;(5)两面投影为分别平行于两根坐标轴的直线,一定为投影面平行线。这样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而II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二、扬电教之长,优化制图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特点的教学内容,选择最优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最少的学吋,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实现制图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首先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我们认为,按是否适宜进行电化教学,制图课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全部用电化教学进行的内容。例如:课程简介、绘图技能,大部分的

7、国家标准规定与生产实际有密切关系的常用零件及零件结构、机器零部件的图样、技术要求等。第二类是同时用电化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各种立体的投影特性、画法,立体表面上点、线的作图方法,立体表面的交线等。第三类是基本用传统教学进行的内容。例如平面内点、线的作图方法这一内容,主要根据有关的几何定理进行作图,不需对平面及平面内点、线这些简单的几何元素进行空间形象的描述,又不需要用叠加、运动、分解等电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