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

ID:31682129

大小:56.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_第1页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_第2页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_第3页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叶宗山李默怡河南省商城县金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口益健全,人民生活水平口益提高,房屋抗震性、稳定性问题逐渐受到社会民众的重视。通过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模块的优化,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降低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满足现阶段社会居民生活及经济发展的要求。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地震灾害;隔震减震;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模式的现实应用意义通过对消能减震方案的应用,可以进行结构阻尼的增加,从而减少建筑物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状况,有利于降低竖向地震反应。在隔震体系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对结构自振

2、周期的延长,实现建筑结构水平地震力的有效降低。大量的减震试验及工程经验证明:通过对隔震措施的应用,可以降低水平地震加速度反应,从而有效降低结构性地震对建筑物的危害,有利于维护居住者的牛命财产安全。2建筑结构中的减震策略2.1隔震措施通过对建筑结构减震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物阻尼的增加,这需要进行建筑物外部环境的利用,进行地震传递能量的消减,从而降低建筑物的地震损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进行消能部件的优化布置,进行结构主轴方向的确定,确保主轴方向阻尼及刚度的增加,也可以进行较大结构变形部位的设置,实现对地震能量的有效消减。通过对减震技术的应用,可以提

3、升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这就需耍进行建筑物部分模块的特殊性处理,进行消能减震措施的应用,实现地震作用力的消减,从而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牛命财产安全,满足建筑物结构的抗震加固要求。在建筑物地基隔震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隔震设计的一般化规律,进行建筑物关键部位的隔震装置的设计。为了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性,需要进行增加阻尼方法的应用,进行消能减震装置的有效设置,这种消能减震技术满足了高层建筑物上、中、下结构的抗震要求,通过对建筑物特殊部位的抗震元件的设置,进行地震能量的吸收及消减,从而提升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安全性,有效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2.2维护及保养

4、方法为了提升隔震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隔震结构检查及维护方案的制定是必要的,做好隔震结构的常规检查及基本维护工作,在主要隔震构造区域进行相关隔震标识的设置,实现隔震层构件及隔震构造的有效性维护,避免出现隔震上部结构移动状况。2.3建筑的平、立面设计通过对建筑平面及立体结构的设计,有利于提升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这需要落实好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工作,进行合理性、科学性建筑设计方案的制定,从而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做好不规则建筑抗震设计方案的审核工作。3建筑结构中的抗震策略3.1特殊材料隔震模式通过对特殊材料隔震方法的应用,可以实现地震波的有效削弱,从而降低地震

5、作用力。在传统材料隔震应用环节,建筑者进行砂子及粘土材料基础层的应用,从而降低地震作用力的负面影响。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型隔震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比如以沥青为主原料的特殊材料,通过对这种材料的应用,可以实现隔震效益的有效提升。3.2基础隔震模式通过对上部结构与地面隔震装置的设施,可以降低地震的往上作用力,这种基础隔震模式具备良好的工作效益,有利于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这种隔震模式非常适合多层建筑的减震、抗震,在高层建筑隔震应用中,隔震效果较差。这种隔震模式实现了结构自振周期的烟草,主要的基础隔震模式有摩擦滑移隔震、粘弹性隔震等,主要的隔震装置包括夹层

6、橡胶垫式隔震、混合式隔震。3.3层间隔震模式层间隔震实现了抗震模式及结构隔震模式的结合,通过对耗能减震装置的应用,实现对地震能量的消耗及吸收,这种耗能减震装置主要由隔震支座构成,这种方法具备良好的工作效益,能够进行结构性地震反应的有效降低,其具备较为简单的施工工序。和比于建筑物基础隔震装置模式,层间隔震模式的综合效益较低,相比于基础隔震模式,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层间隔震模式具备其独特的抗震效益,通过对原结构垫热层等的利用,可以实现建筑物减震效益的提升,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通过对橡胶支座隔震装置的应用,可以满足高层建筑的抗震工作要求,能够取得不错的抗震

7、效果。3.4悬挂隔震模式通过对悬挂隔震模式的应用,可以进行建筑物部件重量的悬挂,从而降低对地面的承载力,免收地面惯性力的影响,具备良好的隔震效益。当地震发生时,地震作用难以传导到悬挂起來的建筑结构屮,从而实现地震损害的有效降低。大型钢结构是常见的悬挂隔震形式,通过对钢结构悬挂体系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危害。这种隔震大型钢结构体系主要分为子结构模块及主框架模块,子结构模块进行吊杆悬挂模式的应用,这种隔震体系实现了子结构与主框架的有效性隔离,减少地震作用力的影响。3.5建筑物走向设计抗震方法地震的发生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与地质结构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震向

8、就是地震作用力影响下,房屋震动的走向。在建筑物选址环节中,需要进行当地地质环境的深入调查,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