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ID:31683381

大小:57.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17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_第1页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_第2页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_第3页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_第4页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摘要:东平县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词:培训新理念;培训领域;培训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东平县积极认真地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当作发展现代新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以县农广校、县职业中专、劳动技校等为主培训阵地的作用,以农业科技入户为平台,整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创新培训手段,在很大程度发挥了科技培训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2a来,共计培训农民3万人

2、次,其中培训农民技术员1125名,农村党员1800名,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近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0万人,年创劳务收入11亿元,促进了全县优质粮食、油料、蔬菜、畜牧、林果、蚕桑、水产、沼气及劳务输出等产业快速发展。1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深刻认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该县地处鲁西南,山区、平原、涝洼三分天下,仍然是农业为主的大县,全县农业人口70万人,占总人口的88.94%,农业产值比重占30%左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脚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为的是农民,靠的也是农民。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来看,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需要高素质的人

3、才作保障。只有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实现。为此,该县始终把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东平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把农业农村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经过全县各级的积极努力,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连年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农民科技素质偏低的现状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显现,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农民增收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状况如不尽快改变,必将

4、影响和制约着东平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就是要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加大科技教育培训力度,全方位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树立培训新理念,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结合东平县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民需求,坚持实际、实用、高效的原则,将培训班设在项目实施村,采取集中授课、面对面培训,进村入户指导,现场观摩等有效方式,本着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及时解决农民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即方便农民学习,又节约培训经费,农民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使农民学到了技能,又增加了收入,深受农民欢迎,把经济能人培育成为农民奔康致

5、富的'‘领头雁”;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推广培训。为激发调动大学生参与农业科技推广的积极性,东平县择优选聘了四名大学生"村官”担作了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为大学生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平台和机遇。在科技示范户中择优选聘了6名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农民技术员,他们既掌握科技知识,又了解村情民意,非常受当地群众欢迎。通过近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的实施,既解决了有人干事的问题,又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业部门的地位和威信,每次县人大代表评议部门,县农业局都在前三名,连续6a被县政府授予“服务经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关

6、,2011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3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力求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求3.1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围绕现有产业进行培训,主要培训粮油、蔬菜、林果、蚕桑、花卉、农产品加工、农机使用保养维修等农业科技实用知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生产等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3.2进行就业技能培训针对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富裕的现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主要培训了农学、食品加工、土地管理、财务会计、农田水利、道路桥梁、水利水电、土木工程、水产养殖、环境科学、水政水资源管理、机械电子工程、建筑装潢、建筑工程与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学、

7、园林、园艺、林学、植物保护、畜牧、服装加工、烹调、家政服务等60多个专业技能。4创新培训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为实现培训的目的,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在采取传统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有不同需求的农民使用不同的培训办法和内容,做到因人施教,因需施教。4.1载体式培训以县农广校为阵地,利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等载体,年培训农民15000多人。4.2流动巡回式培训由于一些乡村居住分散偏远,利用逢集或走村的形式,建立了县、乡二级农业技术专家服务队深入各地开展流动宣传,每年春季、秋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