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情境问题创设思索和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问题创设思索和策略

ID:31683566

大小:64.9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7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问题创设思索和策略_第1页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问题创设思索和策略_第2页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问题创设思索和策略_第3页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问题创设思索和策略_第4页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问题创设思索和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问题创设思索和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课堂情境问题创设思索和策略摘要:一个引人入胜的、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让学生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积极性、有效性、目的性,在教学过程中,在适合的时机,对教学内容的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6教研室近几年为了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创设高效课堂,提出教学导学案的设计。在教

2、学导学案的设计中,有不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这个思维载体,让数学问题隐含在问题情境之中,或者是将数学问题迁移引伸到具体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引导他们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主动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数学教学中怎样的问题情境才有价值?应该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深思的问题。本文即以此为主题结合自己的课堂设计,谈几点个人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的情境问题创设的一些个人思考:一、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合理性、有效性,目的性(一)情境的创设必须积极的,合理的,有效的例如:浙教七(上)4.1《字母表示数》中的情境创设

3、:(放录音)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师问:如果是四只、五只……跳下水呢?也象上面那样唱,就会觉得罗嗦,能不能用什么作代表,无论多少只青蛙跳下水都能唱得出来呢?生回答:用字母“n”表示青蛙的只数,其唱法是:“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为问题,既体现了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又符合了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字母表示数字的简明性和一

4、般性,突出思维过程的流畅性,使学生带着新奇和求知的欲望跨进代数的大门,体现了情境创设的挑战性,这样的创设应是积极的,合理的,有效的。(二)在数学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能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来进行,贯彻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要先考虑到所情境创设是否有必要性,是否有价值。例如:在浙教七下数学一课中,引入以下情境:下图(1)是一间厨房的平面布局,此厨房的总面积是多少?我们可以用哪几种方法来表示?图(1)图(2)图(3)图(4)由这四幅图的面积不同计算过程而得到不同的表示结果,但不同的表示结果都表示同一幅图形的面积,由此可得到多项式的乘法法

5、则推理过程及内容:面积的相等来引入代数式的恒等,这样做的目的性就很明确,这里创设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情境,就使得代数运算这个抽象法则与图形面积形象联系起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价值的,有目的性的。二、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情境创设的来实施有效课堂(一)适当利用数学故事或数学史创设趣味型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案例】1:可以在讲授无理数的概念时,引入一个数学史记《沾满鲜血的一个数一》,先介绍它的历史发展:古希腊时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希伯索斯在用勾股定理计

6、算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时,发现对角线的长度是一种从来没见过的"新数”,打破了该学派所信奉的“万物皆整数”的信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慌,这件事在数学史上被称为第一次数学危机。因为这一“新数”的发现,希伯索斯被投入海中处死。那么希伯索斯所发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问题1: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是多少?学生利用勾股定理很容易算出是。问题2:是一个整数吗?问题3:它是一个分数吗?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这样从情境入手,步步深入,自然地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每个人都爱听故事,恰当地创设故事情境,这节课的教学过程随着情境创设慢慢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又创设

7、情境,并不失时机的渗透强化随机概念,可谓边学边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达到了有效学习的目的。类似的还有:《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笛卡儿的故事;《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中关于韦达的故事;勾股定理的历史典故等等。但故事或数学史的情景创设要利用恰当,如果故事过长造成喧宾夺主,脱离了教学内容,也会得不偿失。(二)适时利用数学与生活联系来创设应用型问题情境,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学习的亲切感,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并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