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ID:31689752

大小:58.6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_第4页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郭龙孟宪梅栗鹏党彤(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参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抗牛素、禁食水、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和丹参。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痛、大便潜血恢复时间、白细胞正常时间、禁食时间、住院天数及1月后复查结肠镜治愈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腹痛、大便潜血恢复时间、白细胞正常时间、禁食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

2、计学意义(P<0.01)o治疗组1月后复查结肠镜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o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对缺血性结肠炎症状的缓解、肠黏膜的修复及疾病的治愈有明显促进作用,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在治疗缺血性结肠炎中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前列地尔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缺血性结肠炎【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012-02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结肠血管闭塞性或非闭塞性疾病、以结肠供血不足表现的一种疾病。常见病因如下:(1)全身血液低灌注;(2)小血管病变:(3)

3、血栓与栓塞;(4)医源性[1]。表现为突发腹痛、腹泻及便血三联征。严重者出现肠穿孔,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等。IC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在50岁以上,常伴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和长期服药等病史,内科治疗包括禁食水,抗牛素等治疗,前列地尔和丹参注射液在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取得显著效果。在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应用并不广泛,木研究将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应用于缺血性结肠炎的治疗,观察其疗效。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入我院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46例,均以腹痛、便血及腹泻入院,经结肠镜确诊,病程2〜8d。将患者随机分两组,治

4、疗组男口例,女12例。年龄(60.6±5.7)岁;对照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65.3±6.2)岁。所有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18例有冠心病,23例有高血压病,5例有高血压、糖尿病。两组老年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情程度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入选标准IC的诊断参考文献⑵制定:①年龄≥50岁患者,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史;②无诱因、饱餐、用力排便后突发腹痛、便血及腹泻等症状;③入院48h内结肠镜、组织学确诊缺血性结肠炎,病变位于结肠,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晰,

5、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点片状出血、糜烂、溃疡或轻微狭窄,呈节段性分布;④除外结肠癌,白塞病,炎症性肠病、感染性结肠炎等其他疾病;3•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禁食水,胃肠减压,吸氧,抗生素等治疗,疗程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20ml,前列地尔10ugo疗程2周。如合并基础疾病者同时使用相应治疗。治疗中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疗效判定的药物如活血化瘀的中药等。治疗过程中连续复查大便常规及潜血,大便潜血连续2次阴性视为出血停止;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肠镜的变化、住院天数,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岀院1个月后复查结肠镜。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

6、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釆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腹痛、大便潜血恢复吋间、白细胞正常时间、禁食时•间、住院天数及1月后复查结肠镜治愈率比较,治疗组均比对照组缩短,治疗组1月后复查结肠镜治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结肠镜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结肠镜表现为肠粘膜血管网欠清晰,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不规则人小不等溃疡,部分严重者有黏膜青紫,肠腔狭窄或出血,病变粘膜与

7、正常粘膜之间界限清晰。岀院1个月后门诊复查结肠镜,对照组大多结肠粘膜恢复至正常,小部分呈慢性炎症改变,血管网消失,黏膜呈颗粒状,偶见疤痕及狭窄。治疗组1个月后复查结肠黏膜治愈率为100%o3•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讨论1963年Boley首次提出缺血性结肠炎(Ischenficcolitis,IC)后,人们对IC的认识不断提高。IC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年轻人中较少,近年来IC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步上升,IC是由于肠道血液供应不足或冋流受阻致结肠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炎症性病变。它的发生与患者有无基础疾病密切相关,而老年人常有一些基

8、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它多见于老年人。结肠镜是早期诊断的关键[3-5]o完善I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肠管在缺血过程中,肠黏膜受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