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牙列缺损探析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牙列缺损探析

ID:31689963

大小:56.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牙列缺损探析_第1页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牙列缺损探析_第2页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牙列缺损探析_第3页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牙列缺损探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牙列缺损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合伴牙列缺损探析(河南省平顶山市口腔医院河南平顶山467000)【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在错合伴牙列缺损中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口腔外科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91例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木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正畸治疗组(31例)、修复治疗组(27例)以及结合治疗组(33例),正畸治疗组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修复治疗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结合治疗组患者采用口腔正畸结合口腔修复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满意度。结果:(1)结合治疗组中,非常满意17

2、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0.91%;结合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在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口腔正畸结合口腔修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美观性与治疗效果,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关键词】牙列缺损;口腔修复;正畸治疗;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8-0225-02木文中将以我院口腔外科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91例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木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在错合伴牙列缺损中的临床效果,为今后

3、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我院口腔外科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91例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木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正畸治疗组(31例)、修复治疗组(27例)以及结合治疗组(33例)。正畸治疗组中势17例,女14例;年龄25〜71岁,平均(32.46±5.75)岁;其中创伤性牙列缺损11例、先天性牙列缺损12例、严重龌齿拔除后牙列缺损8例。修复治疗组中男13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31.38±6.25)岁;其中创伤性牙列缺损10例、先天性牙列缺

4、损8例、严重龊齿拔除后牙列缺损9例。结合治疗组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18〜66岁,平均(31.28±4.97)岁;其中创伤性牙列缺损12例、先天性牙列缺损15例、严重嶠齿拔除后牙列缺损6例。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以及有传染病史、过敏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史的患者,且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正畸治疗组(1)生长改形治疗:采用前方牵引器配合上颌扩弓器,引导上颌骨生长,纠正上下颌骨的关系,建立上下颌骨间的正常关系,改善软组织侧貌。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调整牙列,建立正常的覆合覆盖。整平牙弓,关闭

5、上下颌牙弓中多余间隙,精细调整磨牙及中线关系,建立稳定的咬合。(2)正畸掩饰性治疗:采用方丝弓技术排起整平牙齿,并在这一阶段应用上颌扩弓技术,使上、下颌牙弓宽度比例协调;治疗后期使用多曲方丝弓技术咬合关系,中线及颌平面倾斜。治疗后佩戴保持器1年,但不对缺失的牙列进行修复治疗。1.2.2修复治疗组术前常规消毒、局麻,在所需切除的牙龈处,用染色剂标记切除的长度和形态,用高频电刀将标记部位的牙龈进行切除,再用涡轮钻将牙槽悄及牙颈缘后进行修整,并在修整后的部位做临时冠,同吋切开翻瓣,与金属烤瓷保持3mm左右的距离,随即再用涡轮钻将牙槽悄去除,最后修整平复跟面,将牙周膜纤维

6、彻底刮除,冲洗、复位、缝合,并用牙周塞治剂充分保护切口;对牙槽悄严重缺损患者,需根据缺损情况,将须部骨移槓至缺损部位,再用人工骨材料瓮基磷灰石进行填塞,并缝合切口。术后指导患者用口腔含漱液清洁口腔,3次/d,于术后1周拆线,并观察5〜6周后,待牙龈缘愈合再行冠修复术,同时适当对牙颈缘部进行修整,使牙龈更加美观。修复治疗组采用口腔修复治疗,但不做正畸治疗。1.3评价标准⑴显效:治疗后,咬合与颌位颖下颌关节功能相协调,牙尖交错合稳定,患者面型改善,咀嚼效率高;有效:咬合与颌位颍下颌关节的功能协调较好,但牙尖交错合不完全,面型有所改善;无效:咬合与颌位颍下颌关节的功能不

7、协调,牙尖交错合不稳定,咀嚼效率低。总有效率二(显效+有效)/总例数×100%o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V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正畸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2%;修复治疗组患者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4.07%;结合治疗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4%,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

8、显高于正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