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观察

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观察

ID:31691487

大小:57.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观察_第1页
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观察_第2页
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观察宁远县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5600【摘要】目的:研究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80例。将上述80例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双心组40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双心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双心医学模式干预。比较(1)慢性心衰康复效果;(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评分、血清脑钠肽、左心射血分数、CRP、6min行走距离的差异。结果:(1)双心组较Z常规组慢性心衰康复效果更高,P<0.05;(2)干预前

2、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评分、血清脑钠肽、左心射血分数、CRP、6min行走距离相似,P>0.05;干预后双心组较Z常规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评分、血清脑钠肽、左心射血分数、CRP、6min行走距离改善更显著,PV0.05。结论: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消除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效果,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关键词】双心医学;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临床效果慢性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终末期表现,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可影响生活质量。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发病率可高达13%以上,可导致再住院率和

3、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升高,降低患者生活治疗。双心医学模式是在药物治疗同时兼顾患者心理干预,以有效解决患者疾病问题和心理问题[1]。本研究对双心医学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80例。将上述80例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双心组40例。所有患者符合慢性心衰诊断标准,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定均大于等于8分,提示合并焦虑或抑郁症状。双心组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区间41・83岁,年龄均数(56.34±6.13)岁。冠心

4、病24例,高血压心脏病12例,其他4例。常规组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区间41-82岁,年龄均数(56.16±6.25)岁。冠心病24例,高血压心脏病11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1.2方法常规组行常规治疗,给予利尿剂、强心剂、营养心肌、扩张冠脉等药物治疗。双心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双心医学模式干预。(1)对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在35分以上的患者每天早晨和中午分别给予1片黛力新口服。(2)认知干预。倾听患者心声,了解患者病情、性格、经济状况等,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水平。(2)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个

5、体化疏导,消除社会刺激因素的影响,并指导家属多陪伴和鼓励患者,使其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治疗信心。(3)行为指导。跟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戒烟限洒,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1.3观察指标和标准比较两组患者(1)慢性心衰康复效果;(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评分、血清脑钠肽、左心射血分数、CRP、6min行走距离的差异。显效:临床表现、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临床表现、焦虑抑郁情绪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慢性心衰康复效果二显效、有效所占比例[2]。1.4统计学处理方法SPSS21.0软件统

6、计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数据,慢性心衰康复效果以%表示,属于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量表评分、血清脑钠肽、左心射血分数、CRP>6min行走距离以()表示,属于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V0.05。2结果2.1两组患者慢性心衰康复效果相比较双心组较之常规组慢性心衰康复效果更高,P<0.05,如表1.3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心血管疾病伴随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也有所增高。慢性心衰为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治愈难度大,可反复发作,导致患者治疗过程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7、而不良情绪可反过来加重病情,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不仅不利于患者生理功能的改善,也降低了其社会功能[3-4]o研究显示,焦虑抑郁情绪可导致机体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增加儿茶酚胺释放量和外周血管阻力,或导致水钠潴留现象的发生,增加心脏负荷。同时,儿茶酚胺还可引发冠脉分支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加速心功能恶化[5・6]。双心医学模式是通过研究人体精神和心血管疾病关系,通过控制精神心理障碍而改善心血管疾病转归的一种新型医学模式。对慢性心衰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采用双心医学模式干预,可通过药物控制病情,有效缓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