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育人内涵、问题和策略

体育文化育人内涵、问题和策略

ID:31692102

大小:64.0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17

体育文化育人内涵、问题和策略_第1页
体育文化育人内涵、问题和策略_第2页
体育文化育人内涵、问题和策略_第3页
体育文化育人内涵、问题和策略_第4页
体育文化育人内涵、问题和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文化育人内涵、问题和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体育文化育人内涵、问题和策略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3摘要文化育人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现象,是将文化作为基因遗传的功能呈现。学校体育文化是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物质基础、体育制度等人类创造并构成群体认同和行为方式的特定社会文化,具有教育和体育双重属性。学校体育文化育人是通过体育精神特质来培育、造就、养成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校体育成为一种有生命内涵的、有灵魂的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学校体育思想实践的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部分缺失。重构学校体育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学校

2、体育文化育人的基本策略。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文化文化缺失评价体系文化育人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现象。2011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体育是运动技能和竞技技能培养的教育活动,是身体及心理适应的训练体系。那么,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学科领域,学校体育是否已经或可能成为对学生形成重要影响的一种文化?学校体育文化育人有哪些内涵及外延?从文化育人的教育思想上讲学校体育运行是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改进完善?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制度改

3、革,更好落实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内涵:作为育人文化的学校体育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历史现象、生命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即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在内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类创造的,具有人文意味或生命意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育人在于文化作为基因的遗传功能。包括文化的整合功能、导向功能、既定功能和传续功能。整合意味着对群体行动的协调,成为群体之间沟通的中介;导向意味着可以为群体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

4、式;既定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认可和被遵从,不会轻易改变。而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能够向新的世代流传。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受怎样的文化熏陶,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什么文化抢先占有,什么文化就长久地发挥作用[1]。比如,"在贝尔法斯特,当你作为一个天主教徒长大以后,一种叛逆的精神自然而然地在你的性格中形成了”[2],这是爱尔兰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周围人们的身份识别、归属感、生活要素观念、如何关心自己和他人、用什么去庆祝,吃和穿等,多数是通过文化获得的。学校体育无疑也是人类长期创造的产物,本身可以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既遵循

5、学校教育规则和精神,属于教育文化;又遵循体育规则和精神,属于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物质基础、体育制度等人类创造并构成群体认同和行为方式的特定社会文化。其中,体育精神或者身体观、运动观、体育文化价值论、体育文化方法论、体育文化哲学、体育文化心理等[3],属于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影响体育文化的表现形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认知是生物体育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其核心理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认知是政治体育

6、观,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到"乒乓外交”、“中国女排五连冠”,体育的社会政治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主导中国体育发展的认知是文化体育观。伴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背后的文化积淀,对精神文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4]。高校体育从“体”到"育”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认识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的。体育文化育人是用科学精神、求善求美精神、团结拼搏争先创优精神、创新精神、健康第一的观念[5]等体育精神特质,来培育、造就、养成学生的体育素养。也就是说,是要使学校体育成为一种有生命内涵的、有灵魂的教育

7、,一种育人文化。这里的育,不仅仅是教化,而是培育,是体育精神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体育能力形成,尽管在组织形式和观念上会出现“快乐”和“终身”,但也不是只与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就可以了。实际上,终身体育是20世纪60年代末根据人体发展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因为锻炼身体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时期,即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育锻炼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内容与方法。终身体育的核心是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形成运动习

8、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态度,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6]。这些体育能力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体育保健能力、体育欣赏能力、运动处方能力等,对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需要通过学校群体和个体的认知、认同并付诸实践才能形成。二、问题:体育思想实践的文化缺失在近百余年来的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