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黄瓜霜霉病识别及防治

再谈黄瓜霜霉病识别及防治

ID:31698315

大小:55.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7

再谈黄瓜霜霉病识别及防治_第1页
再谈黄瓜霜霉病识别及防治_第2页
再谈黄瓜霜霉病识别及防治_第3页
再谈黄瓜霜霉病识别及防治_第4页
再谈黄瓜霜霉病识别及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谈黄瓜霜霉病识别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再谈黄瓜霜霉病识别及防治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为害黄瓜、南瓜、丝瓜等瓜类蔬菜的叶片,一般下部老叶先受害,以后向上蔓延扩展。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淡黄色小病斑,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而呈四方形或多角形的黄褐色病斑,以后病斑愈合成大斑。发病严重时,全叶呈黄褐色干枯,最后导致植株干枯早死,缩短收瓜期,严重影响黄瓜产量,损失可达20%〜60%o因此,应切实加强防治。1分布危害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俗称“跑马干”、“火龙”或“黑毛”等。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对黄瓜生产造成极大损失。一般流行年份减

2、产20〜30%,严重流行时减产50〜60%,甚至绝收。2发生症状黄瓜霜霉病在不同的管理水平下的露地、大棚、温室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霜霉病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偶尔也为害茎、卷须和花梗。苗期子叶很容易感病,开始子叶上出现褪绿色不规则小班,扩大后变黄褐色。潮湿时子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随着病情的发展,子叶很快变黄枯干,病叶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收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

3、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田块一片枯黄。3发病规律黄瓜霜霉病菌是专性寄生菌,其越冬情况还不完全了解,但在周年种植黄瓜的地区,病菌从温室、大棚等保护地黄瓜上传到春、夏、秋季露地黄瓜为害,到了晚秋,病菌有从露地传到保护地黄瓜上为害。年复一年,周而复始。此病在黄瓜生长季节,只要环境条件适宜时,就会发生为害成灾。病菌是借气流传播蔓延的,温、湿度是黄瓜霜霉病发生的重要条件。高湿是病害发生的前提,因为湿度越高,砲子囊形成的越快,数量越多。温度也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气温在10〜25°C时病菌都可以侵入,最适宜的温度为1

4、6〜22°C,当气温为20°C,湿度达到饱和状态时,经6〜24小时,就能产生大量的胞子囊。在多雨、多雾、多露或保护地黄瓜夜间叶面有水滴及水膜存在时间长,或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病害均发生严重。另外,耕作粗放,管理不善,浇水过大,脱肥及重茬地发病也重。由于保护地栽培生态环境特殊,栽培方式、种植品种多样,各地区各棚植株生长期及管理水平均不同,导致黄瓜霜霉病在各地发病程度存在很大差异。4传统防治4.1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品种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经济有效的措施。大棚栽培新品种有津优系列、津绿系列等,温室栽培可选用津优2号、津优3号、

5、津优30〜36号等新品种。4.2加强栽培管理:4.2.1培育无病的壮苗,育苗温室与生产温室分开,减少苗期染病。定植前两天应重点喷一次杀菌剂,避免幼苗带菌。定植时选好苗、壮苗栽,严格淘汰病苗。4.2.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补施二氧化碳气肥;黄瓜生长中后期可每7天喷一次0.1%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或比例为0.5〜1:10:100尿素加葡萄糖(白糖)加水,或喷施宝,每毫升兑水10〜12L,进行叶面喷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4.2.3控制田间湿度,黄瓜霜霉病田间栽培管理主要是控制田间湿度。在大棚内采用地膜覆盖、滴灌等措施降

6、低田间湿度;及时摘除老病叶,可以通风透光降湿,还可以降低田间病菌量。4.3药剂防治:一般黄瓜霜霉病可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矶可湿性粉剂、72.2%普力克水剂、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等药剂500—800倍液喷雾。喷药时叶片的正反面要均匀周到喷洒,重点是病叶的叶背。植株从下至上都要进行喷药防治。5生态防治5.1采取科学防风措施,早晨先放风15分钟,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同样在下午关棚前也要放风15分钟,此时温度保持在2(TC左

7、右。在上午8-13时闭棚升温,使棚内温度由1(TC〜13工迅速上升到25工〜30°C,超过331开小缝放风,降低湿度使相对湿度逐渐下降至75%左右。下午13〜18时开大缝放风,降温排湿,保持棚内温度25£左右,相对湿度低于80%,不适宜霜霉病发生。18〜0时棚内温度逐渐下降到15°C〜20°C,相对湿度逐渐上升至80%,病菌发生钝化。由午夜0时到次日早晨8时,棚室内温度下降到1(TC〜13°C,相对湿度可达到90%以上,此时也不适合病菌侵染。5.2高温闷棚是有效防治霜霉病的方法之一,选择晴天,将棚室封严,使黄瓜生长点

8、部位的温度迅速升到45°C,保温2小时,然后采用多点放风法降温,加强管理;或者第一次闷棚后,隔4天再闷一次,10〜15天再闷一次,也可控制病情发展。5.3加强营养,提高抗病能力。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结瓜后摘除靠下部分老叶及病残叶减少营养消耗,在结瓜盛期即24〜25片叶后摘顶,控制营养生长。生长中后期长势弱,营养不足,容易诱发霜霉病,可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