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教学反思罗瑞

《周长》教学反思罗瑞

ID:31699569

大小:60.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7

《周长》教学反思罗瑞_第1页
《周长》教学反思罗瑞_第2页
《周长》教学反思罗瑞_第3页
资源描述:

《《周长》教学反思罗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识周长》教学反思《认识周长》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木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讲授这节课之前我认真思考这节课的重难点,还是放在对周长的含义的理解上。虽然学生很容易知道周长就是物体一周的边线的长度

2、,但要对它形成一个清晰地表象还需要分开、一步步来进行。所以我在让学生理解周长时从描边线入手,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等感性认识来充分感知周长。在教学中,我分为五个环节来授课。一是创设情境,感受周长,充分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在课堂上,首先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呈现一只蚂蚁爬树叶边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二是提供实例,进一步认识周长;让学生用彩笔描出课本上习题上自己所喜欢的图形,进一步直观地感知周长,从而使学生得到图形的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接着让学生找身边的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拓

3、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三是引导探究,测量周长;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加深对周长的认识。四是应用周长,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及知识的拓展延伸。五是课堂总结,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印象。这节课虽说重视知识的形成与获取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我觉得有就一处的设计对教材内容挖掘得太过深彻了。我一共设计了四个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图形没有周长,为什么?在学生作答后我引岀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还有一个是不封闭的图形,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感受图形边线具有封闭

4、的特性,从而使他们知道在指物体表面周长的时候一定要指完整,不能断。其实后来的几个环节都是叫学生指周长,都在喑示着让学生体会周长的这一特征,所以前面强调边线的首尾相接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其次,是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待精细化。例如:有学生说用绳子围着圆一之后,把绳子拉直,用尺子量一量就可以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这时我却没有抓住机会适时给学生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又如:在实践联系计算图形周长时,我出示的是课本“做一做”,其中第一个图形是不规则图形,第二个是三角形,第三个是平行四边形。其中就体现了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渡,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使用比较简便的乘法来计算,而

5、我却没有抓住机会进行细化,体会文本的意图。通过这次讲课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活力的,而这种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而恰恰这点就是我的课堂所缺少的。通过这次“青蓝工程”微型课的学习让我真正明白,在数学课中一个有效的数学问题,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其实它就是学生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升华,数学方法的渗透。所以,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周围丰富多彩的世

6、界,发现、提升数学的美,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享受的家园。通过这次微型课,我发现只要愿意做,努力做,用心做,就一定会有收获。罗瑞2015年1月4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