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共谈意识形态问题

从苏共谈意识形态问题

ID:31710198

大小:61.4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17

从苏共谈意识形态问题_第1页
从苏共谈意识形态问题_第2页
从苏共谈意识形态问题_第3页
从苏共谈意识形态问题_第4页
从苏共谈意识形态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苏共谈意识形态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论意识形态与国家稳定发展的关系院(系)名称:***学院专业名称:*****任课教师:***学生姓名:***联系方式:***大学20仃年12月一、背景及意义1二、苏联的意识形态转变1(一)、斯大林模式1(二)、“去斯大林化”2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成果3(一)、改革开放时代3(二)、改革开放2.0时代3四、结束语4摘要新屮国成立以來,我们的党一直高度重视国家社会的意识形态建设。党的十九大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止案)》,新的党章增写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

2、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内容。由此可见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言,意识形态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本文屮,主要从分析苏联社会几个重要历史阶段的意识形态入手,讨论和总结了意识形态对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其本质特点;另外,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作岀合理论证。在这次的论述中,我的主要的创新点是:意识形态具有阶段性,并非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是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并非全盘否定的、颠覆性的。一个意识形态涣散的、崩溃的国家,极容易遭到颠覆;而一个稳定的、连贯的意识形态则是国家繁荣富强的

3、必要条件。意识形态的发展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同时更要坚守底线,坚定不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词:意识形态,国家发展,阶段性,传承性,创新性;一、背景及意义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的行动。因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其重大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是因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对意识形态的

4、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苏联共产党建立于1898年,经过19年艰苦奋斗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开始执掌政权。但是,74年后,拥有着190077党员的苏联共产党一夜之间垮台、消亡,苏联也随之解体。这个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值得反复思考并从中汲取教训。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积极向上具有凝聚力的意识形态必能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二、苏联的意识形态转变(一)、斯大林模式1、形成过程1924年,斯大林担任苏共屮央总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苏联开始废止Z前执行的新经济政策,开展

5、了三大运动:即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运动,并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正如斯大林设想的那样,通过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这使得苏联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同I]寸,这个时期的苏联的社会意识形态得到极强的巩固和强化,甚至到了可以称作控制的地步。2、该阶段意识形态的文化反映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发展是统一的⑴。作为文化现象的核心、木质、根源的意识形态也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表现出来。通过研究分析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体现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1933年完成的一部文学巨著。当时正值新经济政策刚刚结束,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开始逐步确立,苏联人民迎接一番新气象之时。文学作品中描述的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一一具有朴素的阶级感情、狂热的献身精神、对共产主义的美好憧憬一一从很人程度上反应了当I]寸苏联人民对于社会改造和建设的态度,反应了苏联人民对于党的拥护和支持。同时这样一部诞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也激励和鼓舞了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投身到了苏联的共产主义事业中去。这样的积极的文学作品,不仅符合了当时斯大林追求文学宣传的目的,实际上,这样的文学作品所带来的积

7、极意义,已经远远超出T宣传本身。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促进什么样的文化产生;同时,文化也会对意识形态有及其重大的影响。其中,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会有利于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加强,提升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虽然不可否认为了响应斯大林在文艺界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局面的要求,用于“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但是从现在冋顾历史可以看出,当吋苏联人民投身无产阶级事业的热情和决心确实犹如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一样,或者说苏联社会当时的意识形态得到了巩固和强化。3、意识形态的僵化站在现在的角度冋顾历史我们可以看

8、到,斯人林模式确确实实让苏联得以拥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以保证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包围乞下,仍然能够保障自己国家不被武装颠覆。由此看来,其意义是相当重大的。但是,斯大林模式所引发的问题也同样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