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ID:31712623

大小:58.9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17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_第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作者:xyjs.org时间:2011-03-1619:50:26來源:信阳教师网核心提示: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例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例2: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例3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以上内容具体编排如下:例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例2:总结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例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例4:整数运算定律推广

2、到小数,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减算。本单元计算的重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集屮进行教学。这样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节省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以较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己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止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

3、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木性质省略0不写,使结果形式达到最简。又如,例3中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了解题的三种不同思路,为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作了积极的引导。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4、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4.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获取数学知识,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数学思考和运算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难点:1、理解小数点对齐,即数位对齐的道理。2、灵活选用方法使混合运算简便。3、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关键: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四、教学建议1.选择近期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

5、活动來学习小数加减法。现实生活川,蕴含着小数加减计算的活动大量存在。教学时,既可根据教材提供的运动场上的信息,也可根据当地生活、生产实际作为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素材,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学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两者之间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和相同之处。让学生充分应用旧知来自主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成为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学时帮助学生激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己有知识经验,并尝试用它來计算小数加减法;让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如何对齐数位,懂得道理何在。3.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为了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

6、落到实处,教学时应关注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不同思路,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解法。通过合作交流,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达到提高数学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目的。4.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数学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索材,根据素材给出的若干信息去发现隐含在信息中的若干数学问题。五、课时安排: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一、教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例1、例2.及做一做。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学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

7、细心检查的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方法。难点:退位减法。四、教学准备:主题图五、教学过程:<_>、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请看大屏幕: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队选手劳丽诗、李婷获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冠军的场景。课件展示决赛成绩表。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问题算式:(1)在第一轮比赛中,中国队领先多少分?53.4-49.8=(2)在第二轮比赛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