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首发】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首发】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ID:31716799

大小:71.2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17

【全国百强校首发】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全国百强校首发】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全国百强校首发】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全国百强校首发】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全国百强校首发】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首发】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延边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高二历史(文科)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60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两部分,试卷共8页,共二大题,32小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内)1.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但姚文出“独持议,谓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孟,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Z力也”。姚文田的这一说法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

2、用B.糅合了儒道思想发展了儒学C.理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脉络D.旨在借古讽今提倡经世致用2.《晋书》记载:曹魏咸熙二年(256年),“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日友于兄弟,四日沽身劳谦,五日信义可复,六日学以为己。”由此可见A.中正官以门第财产为标准选拔人才B.州郡中正官全面严格举荐人才C.儒学理念影响九品中正制度D.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3.章太炎曾说:“船山(王夫Z)学说为民族光复Z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其原因是王夫之的学说A.表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B.

3、体现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C.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D.为民主革命思想提供启示4.西汉前、中期两个判然对立的社会集团一儒生和“文法吏”,在后期渐趋合流,形成了一个全新而有长久生命力的社会阶层一士大夫。西汉后期“士大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统制经济”的实施B.诸侯势力的削弱C.“独尊儒术”的提出D.察举制度的实行5.公元前515年,鲁周政局突变,不心居于傀儡地位的鲁昭公发兵讨伐季孙氏,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联合击败而流亡齐国。季孙氏等三家不再立国君,“政在大夫”的局面发展到顶峰。这种状况A.表明分封制已彻底崩溃B.意味着

4、贵族政治的衰落C.说明兼并战争破坏稳定D.不符合孔子的政治理想6.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Z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主张都具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B.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C.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D.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1.在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是孝道为先、淡泊名利、施恩不图回报的精神偶像。汉代民间开始兴起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唐宋时,寒食节作为民间习俗得到了官方认可,甚至用法令维护寒食

5、礼制。寒食节的发展表明A.民间习俗都来源于民间传说B.民众好恶决定官府统治政策C.儒学的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D.统治者创设民俗以强化专制2.法国史学家普罗夏松说:在19世纪,大家可以不去伦敦、维也纳、柏林、圣彼得堡、罗马,但无论是谁,不管他什么出身,什么国籍,他却不能不去巴黎,“巴黎是世界的神经中枢,正如雅典原先是希腊的思想灵魂一样。”欧洲人对巴黎的向往表明A.启蒙思想在欧洲产生巨大影响B.法国大革命促进了欧洲的觉醒C.巴黎公社成为工人运动的榜样D.法国工业化模式成为欧洲蓝本3.西方著作《泰阿泰徳篇》中说,事物的存在是相

6、对于人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这体现的是A.美德即知识B.人是万物的尺度C.人生而平等D.天赋人权4.法国启蒙学者博马舍在剧作中为老贵族巴尔多洛安排了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这个时代产生过什么东西值得赞扬?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地心引力、电气、种牛痘、'百科全书’、信教自由、思想自由。”这反映出在当时的法国A.启蒙运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B.启蒙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C.出现了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D.新旧思想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

7、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主要区别是A.重视道徳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D.推崇君主权威12.世纪法国作家大多将遥远的中国描绘成乐土,独孟德斯鸠是“从否定方而将中国列入一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为法国和欧洲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中国形象”,此后,屮国在西方思想家、政治家们心冃中的地位便一落千丈。这一变化A.是欧洲人以“欧洲屮心论”思想审视中国的

8、结果B.侧而体现了欧洲启蒙运动的斗争矛头是封建君主专制C.表明启蒙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反对中国儒家“三纲五常”压制人性D.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世界地位下降12.马丁•路德曾指出:“所有节口都应当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它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